每天认识一种蛇之农村常见的捕鼠高手——黑眉锦蛇
黑眉锦蛇(学名:Elaphe taeniura),又称家蛇、秤星蛇等,是一种大型无毒蛇。其显著特征为眼后有两条明显的黑色斑纹延伸至颈部,状如黑眉,因此得名。体长可达2米,头和体背通常呈黄绿色或棕灰色。体背前、中段有黑色梯形或蝶状斑纹,这些斑纹在体背中段往后逐渐消失,但中央具有数行背鳞。腹部灰白色或淡灰色,腹鳞两侧具有黑色块斑。
黑眉锦蛇的鳞片特征包括:吻鳞宽超于高,鼻间鳞长小于宽,前额鳞长大于宽,额鳞盾状,顶鳞大于额鳞。颊鳞1枚,眶前鳞2枚,眶后鳞2枚,眶上鳞1枚,前颞鳞2(个别是3),后颞鳞是3(少数是2)。上唇鳞9枚,下唇鳞12枚,体鳞微弱起棱,但外侧4行无棱。背鳞行数为25(23,24)-25(21,23,24)-19(17),腹鳞雄性为248-266,雌性为227-254;肛鳞二分;尾下鳞双列,雄性为81-114对,雌性为81-110对。
1.2 生活习性黑眉锦蛇主要分布于印度东北部、中国(包括台湾岛)和琉球群岛,向南至苏门答腊岛(印度尼西亚)和婆罗洲。在中国,其分布范围一直向北延伸至长江流域。黑眉锦蛇善于攀爬,行动敏捷,常在高山、平原、丘陵、草地、田园及村舍附近活动,也常在稻田、河边及草丛中出现。
黑眉锦蛇主要以鼠类、麻雀及蛙类等为食,是捕鼠能手,对控制鼠害有积极作用。其摄食行为多以游荡方式觅食,捕食率特别高。当外界气温升至24-31℃时,其捕食旺盛,活动较频繁,也变得凶猛许多。黑眉锦蛇为卵生,每胎产卵2-12枚,卵大约40毫米×23毫米,孵化期在17-25℃时为67-88天。
此外,黑眉锦蛇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一般以投喂淘汰的鹌鹑、雏鸡为主。其生命力较强,但在受到惊扰时,会表现出攻击性,能竖起头颈,身体呈“S”状,作随时攻击之势。黑眉锦蛇在中国为国家“三有”保护物种,也是湖南省的重点保护物种,并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易危(VU)。
2. 分布范围与生态环境2.1 地理分布黑眉锦蛇(学名:Elaphe taeniura)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亚洲特定区域的蛇类。根据现有资料,其分布范围覆盖了印度东北部、中国(包括台湾岛)和琉球群岛,并向南延伸至苏门答腊岛(印度尼西亚)和婆罗洲。在中国,黑眉锦蛇的分布一直向北延伸至长江流域,并且有记录显示它们在河北、河南、山西、陕西、西藏、四川、云南、贵州、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广东、海南、广西、辽宁和台湾等地区均有出现。
2.2 栖息环境黑眉锦蛇适应力极强,它们能够生活在多种生态环境中,包括高山、平原、丘陵、草地、田园以及村舍附近。此外,它们也常在稻田、河边及草丛中活动。这种蛇类善于攀爬,有时会在房屋的屋檐甚至屋顶上被发现。黑眉锦蛇的栖息环境从深达300米的地下洞穴到喧嚣的城市郊区,从高湿的热带雨林到半干旱的沙质荒野,展现出它们对环境的广泛适应性。
黑眉锦蛇的生态价值主要体现在其对鼠类的捕食能力上,它们能有效控制害鼠的数量,对农业和生态平衡具有积极作用。然而,由于其药用价值和美丽的外观,黑眉锦蛇也面临着过度捕猎的威胁。在中国,黑眉锦蛇被列为国家“三有”保护物种,并且是湖南省的重点保护物种,同时也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中的易危(VU)等级。因此,保护黑眉锦蛇的自然栖息地,防止滥捕滥杀,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3. 黑眉锦蛇的生态价值与保护状况3.1 生态作用黑眉锦蛇(Elaphe taeniura)作为中国广泛分布的无毒蛇类,其生态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捕食鼠类:黑眉锦蛇是鼠类的天敌,能有效控制农田、住宅区的鼠害。据研究,一条成年黑眉锦蛇一年可捕食150至200只老鼠,对保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生物多样性:黑眉锦蛇的存在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平衡,其捕食行为可以间接影响其他物种的生存状况。疾病控制:通过捕食携带病原体的鼠类,黑眉锦蛇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黑眉锦蛇的食性广泛,除了鼠类,它们还会捕食鸟类、鸟卵、蜥蜴、蛙类和昆虫等,这种多样性的食性使其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3.2 保护级别与措施黑眉锦蛇被列为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即有益的、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有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以下是具体的保护措施:
法律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黑眉锦蛇受到法律保护,禁止非法捕捉和杀害。名录列入:黑眉锦蛇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受到国家级别的保护。栖息地保护:保护黑眉锦蛇的自然栖息地,如农田、草地、森林等,以确保其生存环境不受破坏。公众教育:通过科普教育提高公众对黑眉锦蛇保护的意识,减少因误解而导致的捕杀行为。科研监测:开展黑眉锦蛇的生态学研究和种群监测,以科学的方法评估其保护状况和生存压力。此外,对于黑眉锦蛇的保护还包括对其亚种的保护,如黑眉锦蛇华南亚种、黑眉锦蛇云南亚种等,这些亚种的保护状况也是衡量整个物种保护成效的重要指标。通过实施上述措施,可以有效地保护黑眉锦蛇,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4. 黑眉锦蛇与人类的关系4.1 传统观念与文化意义黑眉锦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多重象征意义,其形象和特性在民间传说、文学作品以及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引用和体现。
文化象征:在古代,黑眉锦蛇因其独特的外观和行为特征,常被视为具有神秘力量的生物。在某些地区,它甚至被尊崇为“家神”,用以保护家园,避免邪气侵扰。民间传说:关于黑眉锦蛇的传说众多,其中一则著名的传说是书生与菜花蛇的故事。这个故事反映了人与蛇之间的深厚情感,以及人们对蛇的灵性和忠诚的认同。医学价值:在中医领域,黑眉锦蛇的蛇体和蛇蜕被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中药材真伪鉴别彩色图谱大全》记载,黑眉锦蛇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的功效,蛇蜕则有“祛风、解毒、杀虫、明目”的作用。艺术创作:黑眉锦蛇的形象也常见于各种艺术作品之中,包括绘画、雕塑和手工艺品。其独特的斑纹和形态,为艺术家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现代观念: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和环保意识的提高,现代人类对黑眉锦蛇的态度趋向于保护和尊重。黑眉锦蛇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体现了国家对其生态价值的认可。食用与工艺:在某些地区,黑眉锦蛇的肉被作为食材,而其蛇皮则用于制作工艺品,如乐器二胡的琴皮。然而,这些做法也引起了动物保护者的担忧,促使人们寻求更加可持续和人道的利用方式。生态作用:黑眉锦蛇作为一种天敌,能有效控制害鼠的数量,对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其生存状况也被用作评估生态环境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保护意识:由于过度捕猎和栖息地破坏,黑眉锦蛇的数量有所下降。这引起了人们对野生动物保护的关注,促进了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以确保这一物种的长期存续。5. 黑眉锦蛇的人工饲养与利用5.1 饲养技术黑眉锦蛇的人工饲养技术涵盖了从幼蛇的挑选到成蛇的养护的全过程。在挑选幼蛇时,应优先选择已经退去胎皮的个体,以确保其健康。体重是挑选时的一个重要指标,例如云南地区的黑眉锦蛇,9克以上为正常体重,11克以上为良好,13克则为上佳选择。
饲养环境的温度控制在20-30度之间,湿度则根据亚种的不同有所调整,南方亚种可能需要更高的湿度。饮水是饲养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应提供干净的饮用水,并注意避免水盆打翻。开食方面,对于已经适应环境的幼蛇,可以通过提供适宜的食物如乳鼠或壁虎来诱导其进食。
垫材的选择也颇为讲究,北方亚种可以使用多种垫材,而南方亚种则推荐使用大颗粒椰砖或膨化木粒。通风是饲养黑眉锦蛇中常被忽略却极其重要的一点,尤其是南方种类,需要保证饲养环境有良好的通风条件。
5.2 经济与药用价值黑眉锦蛇不仅在生态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通过捕食鼠类帮助控制害虫数量,还在经济和药用领域具有显著价值。其肉质可供食用,皮可用于工业制造,而蛇本身则可用于制作蛇酒等传统药用产品。
在药用方面,黑眉锦蛇具有多种药用功能,如《本草纲目》中记载,其可以用于治疗风癞、顽癣、恶疮等病症。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黑眉锦蛇的某些成分具有抗炎、镇痛等药效。此外,蛇蜕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用于治疗皮肤病等。
人工饲养黑眉锦蛇,不仅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减少对野生种群的捕捞压力,还能通过规模化养殖提高其经济和药用价值的可持续性。随着养殖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长,黑眉锦蛇的人工饲养与利用有望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6. 黑眉锦蛇的繁殖与生长6.1 繁殖方式黑眉锦蛇的繁殖方式为卵生,每年5月左右进行交配,6至7月进入产卵期。每次产卵的数量在6至12枚之间,有时甚至多达2-12枚。孵化期通常为35至50天,但这一过程受到环境温度的显著影响,最长孵化期可达2个月之久。在人工孵化条件下,如成都动物园所示,在17-23℃的温度范围内,孵化期为80-88天;而在20-25℃时,孵化期则缩短至67-72天。黑眉锦蛇的卵尺寸大约为40毫米×23毫米,幼蛇在出壳后即具备爬行能力。
6.2 生长周期黑眉锦蛇的生长周期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环境温度、食物供应和个体基因等。在野外,黑眉锦蛇的幼蛇在出生后迅速成长,通常在8月至9月期间,宠物市场上会出现大量的黑眉锦蛇幼蛇。黑眉锦蛇的体长可达2米左右,雄性体长最长的记录为1630毫米加上450毫米的尾巴,体重可达1300克;雌性体长最长记录为1370毫米加上325毫米的尾巴,体重可达550克。黑眉锦蛇的寿命在野外和人工饲养条件下有所不同,一般可生活10年以上,有记录显示最长寿命可达20年。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适当的温度和充足的食物供应有助于黑眉锦蛇的快速成长和健康生活。
7. 黑眉锦蛇的疾病与防治7.1 常见疾病黑眉锦蛇作为一种常见的无毒蛇类,尽管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生命力,但仍然会受到一些疾病的影响。根据现有的研究和观察,黑眉锦蛇的常见疾病主要包括:
口腔炎:这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可能由不良的饲养条件、不适宜的食物或细菌感染引起。根据[1],对于有口腔炎的个体,使用庆大霉素进行冲洗和灌服是有效的治疗方式。寄生虫感染:由于黑眉锦蛇捕食老鼠等啮齿类动物,它们可能会成为寄生虫的宿主,如线虫、绦虫等[2]。这些寄生虫主要分布在蛇的皮下、肌肉组织和内脏中,对蛇的健康构成威胁。外伤:在捕食或逃避天敌过程中,黑眉锦蛇可能会遭受外伤,包括咬伤、刮伤等。7.2 防治措施针对黑眉锦蛇的疾病,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饲养管理: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保持清洁,避免过度拥挤,减少细菌和寄生虫的滋生。同时,确保食物的新鲜和适宜,减少口腔炎的发生。定期检查:对黑眉锦蛇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尤其是观察其行为和饮食习惯,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合理用药:在发现疾病迹象时,及时采取药物治疗。例如,口腔炎可以通过使用庆大霉素进行治疗,而寄生虫感染则需要使用相应的抗寄生虫药物。避免滥捕:由于黑眉锦蛇对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应避免滥捕,保护其自然种群,减少因捕捉和食用带来的健康风险[3]。公众教育: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黑眉锦蛇保护的意识,避免因迷信或误解而对蛇类造成伤害。相关知识
每天认识一种蛇之农村常见的捕鼠高手——黑眉锦蛇
喜欢以鼠为食的黑眉锦蛇,是一个捕鼠能手
黑眉锦蛇价格
【黑眉锦蛇】养黑眉锦蛇的禁忌、注意事项
黑眉锦蛇
中国无毒蛇类之十一——黑眉锦蛇!
养殖黑眉锦蛇吃什么
农村的菜花蛇有哪些你知道吗?它是“捕鼠大王”,也是保护动物
黑眉锦蛇价格走势与市场行情:如何影响宠物蛇爱好者
紫灰锦蛇
网址: 每天认识一种蛇之农村常见的捕鼠高手——黑眉锦蛇 https://www.mcbbbk.com/newsview1194289.html
上一篇: 13 种蛇类因栖息地被毁而面临危 |
下一篇: 农村的菜花蛇有哪些你知道吗?它是 |
推荐分享

- 1我的狗老公李淑敏33——如何 5143
- 2南京宠物粮食薄荷饼宠物食品包 4399
- 3狗交配为什么会锁住?从狗狗生 4299
- 4豆柴犬为什么不建议养?可爱的 4004
- 5家养水獭多少钱一只正常 3860
- 6自制狗狗辅食:棉花面纱犬的美 3652
- 7广州哪里卖宠物猫狗的选择性多 3562
- 8湖南隆飞尔动物药业有限公司宠 3515
- 9黄金蟒的价格 3428
- 10益和 MATCHWELL 狗 3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