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关博物馆 贺岁展
蛇,有着灵动、机敏的特性。蛇的身影贯穿整个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影响深远、意义非凡。
中国人对蛇的图腾崇拜由来已久。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蛇以身体的灵活性、神秘性,融汇多种动物原型创造了龙、创世时期的伏羲女娲神话、龟蛇合体的北方之神玄武、十二生肖中的蛇,以及妇孺皆知的白蛇传奇等。
早期陶器上的蛇形象
中国人自红山文化时期已经创造出了龙。山西陶寺遗址上,出土了夏朝帝尧时期(公元前2200年~前2100年)的盘龙形象,其原型就是一条大蛇,在不计其数的出土文物中,尽管有很多蛇形图案被学界认定为早期的龙形象,以蛇为装饰的形象图案仍占有很大比例。
《山海经》中的巴蛇形象
成书于战国至汉初的《山海经》是一部记录上古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其中就有“蛇吞象”之说,《海内经》载:“有巴遂山,……有黑蛇,青首,食象。”《楚辞·天问》也说:“有蛇吞象,厥大何如?”能够吞食大象的蛇显然不是通常的蟒可以实施的,具备了《说文解字》所描述的龙的形体,有了龙的基因:“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
东汉·伏羲女娲朱雀玄武门面石
淮北博物馆藏
中国上古神话的天神,传说中的人类始祖、三皇五帝中的青帝伏羲,以及华夏民族人文始祖、福佑社稷的正神女娲都是人首蛇身的形象。东晋时期王嘉编写的古代中国神话志怪集《拾遗记》中记载:“蛇身之深,即羲皇也。”《楚辞·天问》载:“女娲有体,孰制匠之?”王逸注曰:“女娲人头蛇身,一日七十七化。”汉代画像砖、石,以及墓室壁画多见有伏羲女娲人首蛇身造像,或各捧日月,或交尾缠绕,是汉代葬俗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汉·玄武瓦当
而玄武,作为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北方之神,也为龟蛇合体形象。在先秦时期的玄武形象多为单纯的神龟,罕有蛇的加入。汉代壁画、瓦当、砖雕中,玄武的形象大量出现,已是龟蛇合体的成熟图案,此后定格不再有变化。
汉·滇王之印 国家博物馆藏
这些有关蛇的文化元素经过无数智者文人的演绎叠加,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蛇文化,融入到国人的现实生活中,镌刻在我们的记忆里。
为迎接2025乙巳蛇年的到来,增添节日喜气,江汉关博物馆与南阳唐王府博物馆联合全国各地文博机构,以蛇文化为主题,举办“蛇舞新春--中国蛇文化百馆联展”,以图文形式,全面解读蛇与华夏民族的内在联系,回溯中国蛇文化的历史脉络,使观众对蛇文化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同贺新春佳节的到来。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还在此次展陈中对蛇年生肖文化进行了现代表达。来自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特别行政区的34位优秀设计师,运用“四方连续纹样”的设计手法,聚焦在地生肖文化解析、重塑,形成有明确在地风格的“新四方连续纹样”,对中华传统生肖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表达。
湖北蛇——蛇来运转
创意阐释:以荆楚文化为灵感,蛇形纹构成金币,与凤鸟结合,集多种纹样,借编钟、底纹及特色配色,传达新年祝福。
蛇舞新春——中国蛇文化百馆联展
【展出时间】
2025年1月23日-2025年3月31日
【展出地点】
江汉关博物馆二楼交流展厅
相关知识
到江汉关博物馆看“蛇”舞新春联展
带猫去看展,上海博物馆古埃及文明大展推出博物馆奇“喵”夜
带上宠物猫看展,上海博物馆古埃及文明大展推出博物馆奇“喵”夜
【蛇展大科普】胆小的蛇?浙江自然博物院2025巳年生肖贺岁展揭秘
到自然博物馆,过一个“科普年”
鼠年迎春特展亮相上海博物馆
寒假特展《蛇》活体展在省博物馆开幕
鼠年生肖展亮相自然博物馆
带猫看展丨上海博物馆首场博物馆奇“喵”夜登场
好多宠物展览
网址: 江汉关博物馆 贺岁展 https://www.mcbbbk.com/newsview1197237.html
上一篇: 嘉峪关星空迷宫策划 |
下一篇: 平原街道:举行 “灵蛇献瑞・喜迎 |
推荐分享

- 1养玉米蛇的危害 5356
- 2我的狗老公李淑敏33——如何 5173
- 3狗交配为什么会锁住?从狗狗生 4823
- 4南京宠物粮食薄荷饼宠物食品包 4413
- 5豆柴犬为什么不建议养?可爱的 4140
- 6家养水獭多少钱一只正常 3868
- 7自制狗狗辅食:棉花面纱犬的美 3659
- 8广州哪里卖宠物猫狗的选择性多 3571
- 9湖南隆飞尔动物药业有限公司宠 3525
- 10黄金蟒的价格 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