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人畜共患病防控系列——养鸟也可能致病?“鹦鹉热”防控须知!

人畜共患病防控系列——养鸟也可能致病?“鹦鹉热”防控须知!

来源:萌宠菠菠乐园 时间:2025-07-05 15:22

近年来,随着宠物饲养热潮的持续升温,鹦鹉热这种通过鸟类传播的传染病正悄然威胁着养宠人群的健康安全。本期科普将为您详细介绍鹦鹉热的防病知识,帮助您科学防范疾病风险。

一、什么是鹦鹉热?

鹦鹉热(Psittacosis),又称“鸟疫”,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1893年首次从鹦鹉体内分离出病原体,次年该病被确认为传染病,命名为鹦鹉热。2022年,被农业农村部列入《人畜共患传染病名录》。

二、感染后有哪些症状?

该病潜伏期一般为5~14天。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可达39-40℃)、咳嗽、呼吸困难、疲惫、畏寒、头痛及肌肉酸痛等,严重者可出现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及休克等临床表现。

三、鹦鹉热是如何传播的?

该病主要通过吸入病鸟周边的气雾或尘埃而感染,也可通过近距离接触病鸟而感染。鸟类相关工作者及宠物鸟爱好者要注意做好预防。

四、如何预防鹦鹉热?

1.避免接触传染源。选择正规的、经过检疫的场所购买鸟类。尽量避免前往禽类密集的场所,如活禽市场、养殖场等。

2.做好个人防护。接触鸟类时,应注意个人防护,减少被抓、咬或挠伤机会;清理鸟笼或粪便时,建议规范佩戴口罩、手套等,处理后及时洗手。

3.加强环境管理。定期清洁消毒鸟笼、食具,保持通风良好。

4.及时就医与治疗。若接触鸟类后1-2周内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务必告知医生接触史。

相关知识

人畜共患病防控要点
三举措织密犬猫人畜共患病防控“安全网”
樟木头开展犬猫集中免疫暨人畜共患病防控知识宣传
2025年河北省重大动物疫病和重点人畜共患病防控技术师资培训班在石家庄举办
宠物饲养热潮背后的健康隐患:从鹦鹉致肺结节看人畜共患病防控
人畜共患病与防治.doc
鹦鹉热防控知识了解(鹦鹉热临床表现)
夏咸柱院士:宠物源人兽共患病防控战略研究
宠物犬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综合防控技术规范地方
如何预防人畜共患病

网址: 人畜共患病防控系列——养鸟也可能致病?“鹦鹉热”防控须知! https://www.mcbbbk.com/newsview1197987.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鹦鹉热科普
下一篇: 警惕路边怪鸟!新城疫威胁宠物与人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