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 养鸟人士请注意!这个疾病要小心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3年2月14日讯(记者 贺靛婧 陈亿雄 赵倩 许平)近年来,养宠物鸟的市民朋友越来越多,养鸟为生活增添了乐趣,但也需要注意,谨防鸟类传播“鹦鹉热”等疾病。
什么是鹦鹉热?
鹦鹉热是由鹦鹉热衣原体(Chlamydia psittaci)所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因本病最初多在赏玩鹦鹉人群中发现,故得名鹦鹉热,后发现多种鸟类(如鸭、火鸡、鸽子、海鸥等)也可作为鹦鹉热传染源,又称为“鸟热”,宝安疾控提醒广大市民:养鸟很快乐,警惕“鹦鹉热”。
感染鹦鹉热衣原体后有哪些临床表现
鹦鹉热衣原体侵入人体后,潜伏期约5~21天,短者3天,长者可达45天。
临床表现常见为高热、寒战、头痛、肌肉酸痛、咳嗽、全身乏力等,一般症状颇似感冒,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部分病例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少数患者还会出现心肌炎、心内膜炎等并发症。
鹦鹉热主要传染源有哪些
携带鹦鹉热衣原体的鸟类(包括鹦鹉、长尾鹦鹉、相思鸟、金丝雀、鸽子、海鸥及其他鸟类)和禽类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目前尚没有人传人的明确证据。
鹦鹉热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呼吸道传播:通过吸入含有鹦鹉热衣原体的尘埃或气溶胶而感染。
接触传播: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及消化道接触带菌鸟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引发感染。
人感染鹦鹉热衣原体主要通过呼吸道途径。
什么人群容易感染鹦鹉热
本病多发生于经常接触家禽或鸟类的人群,最常见于活禽市场及其养殖场、宰杀车间、羽绒加工厂、鸟类集散地点等场所摊贩从业人员、鸟类爱好者和养鸟人士等。由于本病在感染后不能获得稳定的免疫力,所以人群普遍易感。
鹦鹉热主要防控措施有哪些
(1)养(爱)鸟人士:
购买宠物鸟时通过正规渠道,查看鸟类健康证和检疫证明,不买“无证”的鸟类,新购入的鸟类须隔离观察2周。
鸟食混加四环素,尤其是在家禽和鸟类运输前后。
将鸟笼悬挂于室外通风处,室内保持空气流通。
定期清理鸟笼、食盒等用具,清洁时适当洒水,防止携带鹦鹉热衣原体的颗粒飘散到空气中,清洁过程应佩戴口罩和手套,清洁后予含氯消毒剂消毒用具并充分清洗双手。
别让家养鸟禽和野生鸟禽接触。
鸟禽出现腹泻等异常时,要及时与人隔离,避免传染。
自觉发热时,尽快去医院就诊并告知流行病学史。
(2)禽鸟从业人员:
对需要定期打疫苗的鸟类及时进行疫苗接种和检疫工作。
引进新品种或从国外补充种禽时,应严格执行动物卫生检疫制度,隔离饲养,密切观察。
工厂管理喂养禽鸟的过程中应使用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具,做好自身防护。
当养殖场所禽鸟出现相关症状时及时处理,同时密切关注其余禽鸟的健康状况,及时使用四环素族、氯霉素、红霉素等抗生素或请兽医介入。
(3)其他人员:
避免直接接触活禽,食用的禽类需烧熟煮透。
不在外捡拾来历不明的禽鸟。
若在接触禽鸟后出现不明原因发热、咳嗽、头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相关知识
养鸟人士请注意!养鸟谨防“鹦鹉热”!会有哪些症状?该如何预防
养鸟人士为何需警惕患上养鸟病?
在家养鸟,小心惹病上身
宠物春季多发病科普,铲屎官们请注意!
养鸟的知识科普大全
养鸟知识科普大全.pdf
新手养鸟,糖友要小心鹦鹉热
2023年养鸟的知识科普大全
十种合法笼养鸟
养鸟知识科普大全
网址: 科普 | 养鸟人士请注意!这个疾病要小心 https://www.mcbbbk.com/newsview1197996.html
上一篇: 【健康三穗】鹦鹉热科普 |
下一篇: 男子39℃高热不退 “元凶”竟是 |
推荐分享

- 1养玉米蛇的危害 5356
- 2我的狗老公李淑敏33——如何 5173
- 3狗交配为什么会锁住?从狗狗生 4823
- 4南京宠物粮食薄荷饼宠物食品包 4413
- 5豆柴犬为什么不建议养?可爱的 4140
- 6家养水獭多少钱一只正常 3868
- 7自制狗狗辅食:棉花面纱犬的美 3659
- 8广州哪里卖宠物猫狗的选择性多 3571
- 9湖南隆飞尔动物药业有限公司宠 3525
- 10黄金蟒的价格 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