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洪泽湖文学】闲品猪与猪文化

【洪泽湖文学】闲品猪与猪文化

来源:萌宠菠菠乐园 时间:2025-07-17 05:24

2019年是农历己亥年,俗称“猪年”。在我国深厚的文化中,有不少与“猪”字有关的文化,在猪年之际,品赏一下猪与猪文化,别有一番情趣。

猪,位居十二生肖末位。考古发现,在新石器时期,我国已经开始养猪,通过对出土文物同位素测定,证明我国养猪至少有6000多年的历史。我国历代都重视养猪事业,西汉颖州太守黄霸,要求地方小官吏都养猪;勃海太守龚遂,也要求百姓每家养二头母猪。到了唐代,老百姓和官吏也都大多养猪了。

自古以来,猪的最大贡献是能吃,是美味佳肴。随着“食文化”的发展,在我国用猪做的菜肴百花齐放,不胜枚举,什么东坡肉啦,粉蒸肉啦,回锅肉啦,更进一步制成火腿香肠、肉松肉脯,还屠杀未成年的小猪来烤乳猪等,总之,不论是家常便饭或者豪门盛宴,猪肉常常是“挑大梁”的。因此,猪的命运,不论古今中外,大体相同,吃的是剩菜残羹(泔脚),住的是脏陋猪圈,却毫无保留地奉献出全身所有,为人类提供维持生命的热量……

猪不仅食用价值高,而且药用价值也高。《本草纲目》中云;“猪肉能润肠胃,生津液,长肌体,泽皮肤”。其实,猪浑身是药:猪心有镇静作用;猪肺能祛痰止咳;猪肝可补肝明目;猪脾主治消化不良;猪肚能治食欲不振;猪肾能补肾通便;猪胆清热降火;猪脑益髓补劳;猪胎衣治气血两亏;猪皮可活血润肤;猪油能利肠解毒;猪乳还可清热镇惊……由上可知,猪对人类的贡献是大的,可歌可颂。

与“猪”字相关的成语、歇后语不少,俯拾皆是。成语“肥猪拱门”,谓自己送物上门,使人意外得财;“一龙一猪”,比喻两个人高下相差极大;“猪朋狗友”,比喻好吃懒做、不务正业的坏朋友;“人怕出名猪怕壮”,意思是说,人怕出名招致麻烦,就像猪肥了就要被宰杀一样。这些成语通俗易懂,情趣盎然。“猪鼻子插葱——装象”、“猪八戒戴花——自觉美”、“猪八戒上阵——倒打一钯”、“猪八戒坐飞机——丑上了天”、“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脑壳上搽猪油——滑头”等,语言朴实,诙谐有趣,令人过目难忘。

至于古典诗词中写到猪的不胜枚举。“有物贪婪,号曰封豕,荐其无厌,肆其残毁。羿乃饮羽,献帝效伎。”晋代文学家郭璞的《封豕赞》,此诗既写出了野猪的习性,又有借物喻人之意,耐人深思。“司原豢俗 ,日见容阴昵。喜比为白麟,惟忧不丰溢。烈飙泽雨作,真声向人出。司原悔何由,肝胆空骇栗。”宋代梅尧臣的《咏豕诗》写得极为生动形象。

嵌有“猪(豕)”字的趣联亦不少,现采撷一副供欣赏:“鸡犬过霜桥,留下一路梅花竹叶;豕马行雪地,画出两行蚌壳团鱼。”据说,一年深秋,清晨霜浓,明成祖朱棣与解缙等大臣出宫闲游,走到金水桥边,见鸡犬在桥上走过,留下一路足印,偶得一上联,但一时无人对出下联,只好扫兴而归。直到冬天大雪,明成祖带领大臣们去冬猎,在骑马追赶一头野猪时,雪地上踏出两行蹄迹,才思敏捷的解缙方对出下联。上下联对得工整,耐人玩味。

春回神州,猪年来临,吉祥如意盈耳,欣欣向荣满眼。屹立于世界东方的中华民族矫健地迈进了又一个蓬勃兴旺的好年头。

李春碧

相关知识

猪文化与人类健康
探索欧美Zooskoolknotty猪,独特魅力与文化影响
猪年特辑|源远流长猪文化(下)
(五)猪文化
猪年说猪,学学猪文化
关于猪的文化
土家族“猪民俗”的文化现象探析
中国猪文化经典对养猪业的启迪
猪文化
翡翠猪的寓意、象征与文化意义

网址: 【洪泽湖文学】闲品猪与猪文化 https://www.mcbbbk.com/newsview1209626.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生肖猪与我国民俗文化的渊源
下一篇: 【我们的节日·春节】猪年说“猪”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