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淡水鱼体系:以种业建设推动我国最大淡水鱼类群高质量发展
— 11月 江苏泰州 —

— 12月下旬 广东广州 —

— 12月5-8日 广东广州 —
文/农财宝典-大国渔业记者 黄旭君
今年国家通过了《种业振兴计划》,种业振兴被提到战略规划的高度。
大宗淡水鱼是当前我国水产养殖中产量占比最大、发展历史最久,和社会民生密切相关的领域。到2020年全国大宗淡水鱼养殖产量达到1963万吨,比2008年增长了35.8%,为国民提供了大量优质的水产动物蛋白,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满足水产品有效供给和渔民增产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在良种选育和推广方面,目前还远不能满足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12月,第二届中国水产种业博览会暨第三届广东水产种业产业大会将在广州举办,这是当前我国水产种业最高规格的展会。大宗淡水鱼目前的发展状况怎样?下一阶段有什么举措?在博览会开幕之际,《农财宝典》-大国渔业采访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戈贤平。

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戈贤平
我国大宗淡水鱼占世界9成
《农财宝典》-大国渔业:经过数十年发展,我国共培育研发水产新品种240个,其中大宗淡水鱼占了相当比例。目前,我国大宗淡水鱼种业建设发展现状怎样,在世界范围来看,处于什么水平?
戈贤平: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2008年成立,多年来,体系始终以青鱼、草鱼、鲢、鳙、鲤、鲫、鲂这七大品种为主导产业。
针对当时良种缺乏问题,体系开展大宗淡水鱼的良种培育、苗种扩繁及配套技术研究,在银鲫、鲢、鲤、团头鲂和草鱼等方面取得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目前共研发新品种13个:其中鲢1个、鲤6个、鲫5个、鲂1个。建立良种标准化快速扩繁技术体系14套,良种平均亩增产达18%以上,建设良种扩繁基地50多个,形成良种扩繁与人工育苗技术体系12套,建立良种健康养殖模式13个,累计扩繁新品种苗种650亿尾以上,为产业提供良种保障。
世界大宗淡水鱼产量的90%左右来源于我国,2018年我国大宗淡水鱼的养殖产量为1966.82万吨,占世界大宗淡水鱼养殖产量2207.62万吨的89.1%,占世界淡水鱼养殖产量4460.41万吨的44.1%。我国对育种技术、良种扩繁与示范推广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农财宝典》-大国渔业:近年来,国家实施水产养殖绿色发展五大行动,以及大规模池塘改造、养殖尾水治理等,这些举措给大宗淡水鱼行业带来什么样的推动?
戈贤平:这方面的推动和改变是很大的,主要是这几个方面:
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和养殖尾水治理模式构建与示范推广。大宗淡水鱼养殖产业以“高品质增养殖”、“全程机械化”、“养殖尾水治理”为重点;深度推进10个代表性核心示范点建设;创建30个区域性典型示范点,形成区域性示范辐射作用,全面实施全体系180个示范点标准化建设。
推动无特定疫病苗种场创建以及水产养殖用药减量。从源头控制疫病的传播,降低相关疫病暴发流行风险,减少因病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保障大宗淡水鱼质量安全。
推动配合饲料优化与精准投喂。进一步优化饲料配方,降低鱼粉在饲料中的应用。实现新品种(品系)或良种的条件营养需求、新型饲料原料利用与高效配方技术、精准投喂技术、养殖产品安全保障与品质提升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
种业建设带动品牌建设
《农财宝典》-大国渔业:大宗淡水鱼是我国水产食品供应的主力军,对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近几年来,我国大宗淡水鱼种业发展有哪些成绩?
戈贤平:大宗淡水鱼是中国淡水养殖产量的主体,产业地位十分重要。2020年全国大宗淡水鱼养殖产量为1963万吨,占淡水养殖产量的63.57%。
“十三五”期间,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开展了育种、营养与饲料、养殖、疾病防控以及加工全产业链研究,在体系专家联合协作、共同努力,获得成果奖励9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11项。
大宗淡水鱼养殖几乎覆盖我国各个养殖区,发展成绩是很丰硕的,具体到种业方面,主要是理论方法和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比如说淡水鱼类远缘杂交遗传和繁殖规律、基于组学的团头鲂种质资源开发及育种技术体系构建,草鱼种质资源遗传评价与种质创制关键技术等,对品种改良和质量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有了种业作为基础,淡水鱼品质不断改善,品牌建设取得了比较快的进步。比如中山水出集团的宝平牌、宝和牌,还有以有机鲢、鳙等为主推产品的“淳牌”品牌,以及“黄河谷”牌黄河鲤等等。体系在湖北荆州、重庆打造了“荆楚老河”、“好味源”、“农鱼菜缘”等绿色食品商标,申请认证了池塘蕹菜和鱼塘新米等绿色食品;协助企业注册大宗淡水鱼商品鱼商标、申请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等10余个;技术指导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商品鱼品牌、苗种品牌、有机鱼品牌、水产品加工品牌等60余个。使大宗淡水鱼加快向高质量发展。

《农财宝典》-大国渔业:大宗淡水鱼行业覆盖地域广阔,包括很多养殖品种,就种业建设方面,目前存在哪些难点和薄弱环节?
戈贤平:当前我国大宗淡水鱼种质资源混杂、良种短缺的矛盾依然突出,尤其是四大家鱼育种周期长、培育难度大,如产量居淡水养殖品种第一位的草鱼至今没有培育出1个养殖新品种,与其产业地位极不相称。国家已经开始实施的“长江十年禁渔”和乡村振兴战略对大宗淡水鱼养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战,尤其是对品质优、抗病强和适合不同养殖模式的新品种市场需求量更大,实现养殖品种的快速更新将是未来五年的研发重点。
因此,必须从源头上解决大宗淡水鱼的良种短缺问题,开展新品种培育,提高良种覆盖率,为大宗淡水鱼产业的提质增效、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良种支撑。同时开展良种良法配套技术研发,加快良种推广应用进程,保证大宗淡水鱼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十四五”将推广良种养殖40万亩
《农财宝典》-大国渔业:结合我国水产业实际情况和特点,大宗淡水鱼,特别是种业在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戈贤平:“十四五”期间,良种建设是很重要的工作内容。我们的目标是培育出优质、多抗的大宗淡水鱼新品种(系)。对培育出的新品种(系),开展良种快速扩繁技术研究、高效饲料配方研制、疾病防控技术研究、绿色高效养殖模式研发和新品种经济效益分析等,经在相关综合试验站进行试验示范,最终形成大宗淡水鱼新品种培育与良法配套完整技术体系,向社会推广应用。
预期到“十四五”末,将建立起大宗淡水鱼新品种培育到良法配套的完整技术体系,实现大宗淡水鱼从数量、产量型向质量、绿色、效益型转变,为打好种业翻身仗奠定良好基础。
预计“十四五”结束时,可培育出新品种(新品系)7个,良种覆盖率提升10%,年推广养殖面积40万亩以上。随着新品种扩繁能力的提高,良种推广应用面积将越来越大,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将十分显著。

《农财宝典》-大国渔业:从产业体系的工作来说,未来几年有哪些规划和目标?
戈贤平:简要来说有两方面。一是凝聚体系力量,重点攻关产业重大难题。体系将通过大宗淡水鱼类分子标记开发、大宗淡水鱼类优良种质资源挖掘与鉴定评价、大宗淡水鱼类优良品种培育研究,培育出具有生长快、抗病强、肉质好等优良性状的大宗淡水鱼新品种(新品系)。
二是服务县域经济,助力乡村振兴。按照产业规模、科技需求、品牌建设、主体打造等当地实际要求,在示范县建立全产业链科技支撑体系、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应用体系,形成全产业链全要素综合技术解决方案,组织工作专班、定点对接,打通科技成果上中下游传导途径,打造一批大宗淡水鱼产业示范样板。

转载声明
本文版权属于农财宝典(ncbd0000),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作者:农财宝典-大国渔业记者 黄旭君
本期编辑:郑燕云(微信号zhengyyun11,新闻爆料、转载授权请加微信)
热点回顾
美味牛蛙 绿色升级
首届中国牛蛙美食文化节
暨第二届全国牛蛙产业绿色发展大会
即将隆重开幕
这是
一场牛蛙产业链高端品牌大检阅
一场改变牛蛙历史地位的营销活动
一场打造国民网红水产品巅峰盛宴
今年6月,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相关领导提出“将牛蛙打造成中国乃至世界知名的水产品牌”,对牛蛙产业释放出积极改革的信号,极大鼓舞行业士气。
尽管牛蛙发展迅猛,却在养殖端面临发展困境。目前牛蛙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存在因养殖密度过高造成的尾水、病死蛙污染、占用耕地、违规用药等问题。如何合法合规养殖牛蛙,推广绿色养殖模式成为行业必然趋势,这也要求牛蛙产业链必须全面升级。
为进一步落实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相关领导指示,我们举办首届中国牛蛙美食文化节暨第二届全国牛蛙产业绿色发展大会,聚焦牛蛙全产业链的绿色升级以及合法化养殖,让从业者真正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提高牛蛙食品安全的意识,推动牛蛙绿色升级。同时,提升牛蛙品牌,挖掘牛蛙饮食文化,举行牛蛙走进大湾区活动,打造国民网红水产品,彻底改变牛蛙的历史地位和消费形象,让牛蛙成为中国水产品一张名片。
—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拟):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主办单位: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
承办单位:
广东省乡村振兴文化服务产业园
南方农村报社
农财宝典-大国渔业
战略合作单位:
广东源信饲料实业有限公司
海之味集团
联合承办单位:
广东恒旺饲料有限公司
厦门兴牧威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
蛙来哒(广东)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湖南雪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恒兴股份
汕头市冠海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饶平县冠莲饲料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
厦门惠盈动保集团有限公司
火热招商中……
支持媒体: 南方日报、南方+、南方都市报、21世纪经济报道、大粤网、南方周末、今日头条、腾讯网、凤凰网、抖音、快手、新华网、人民网、新浪微博……
—会议时间、地点—
12月25-26日
广州花都皇冠假日酒店
—会议规模与会议形式—
1000人,论坛+产业链品牌展+美食展+直播推介活动
—报名注册费—
现场注册费标准:1500 元/人。费用包含会务费、资料费、餐费、住宿。
—六大亮点—
1、打造产政学媒对话平台,探讨牛蛙养殖合法化的解决方案
2、挖掘牛蛙饮食文化,首次全国牛蛙美食大检阅
3、粤菜师傅打造牛蛙新菜品走进大湾区
4、打造中国第二个网红水产品,让牛蛙成为广东水产新名片
5、汇聚业内意见领袖,推广绿色养殖模式
6、连接餐饮、流通、养殖全产业链,打造中国牛蛙产业第一盛会
—十大议题—
1、发布《2021 全国牛蛙产业调研报告》
2、牛蛙保健方法以及常见病害的防控技术
3、环保压力下,探讨牛蛙养殖绿色升级的关键点
4、新形势下,牛蛙饲料营养配方与工艺的转变
5、牛蛙养殖新政策解读,探索合法合规养蛙之路
6、牛蛙消费结构的变化以及未来走势
7、牛蛙行情分析以及各个产区的养殖规划建议
8、高密度工厂化养蛙模式关键要点解析
9、预制菜风口下,牛蛙流通都有哪些机会点?
10、构建牛蛙全产业链可追溯体系,打造品牌牛蛙案例分享
—全国牛蛙美食巅峰盛宴—
1、全国牛蛙餐饮文化展与美食推介会
2、发布一批牛蛙预制菜(包括现场展示、烹饪)
3、网红/美食家直播牛蛙美食展与现场烹饪(邀请网红/美食家直播)
4、“粤菜师傅”打造牛蛙美食走进大湾区推介会
5、牛蛙全产业链产品展示(苗种、饲料、动保、食品等)
—中国牛蛙产业链高端品牌颁奖盛宴—
1、2021中国牛蛙产业风云榜颁奖典礼
评选中国牛蛙品牌饲料企业(领军企业、十强企业等)
评选中国牛蛙食品优秀供应商(十大品牌)
评选中国牛蛙绿色养殖先锋企业
评选中国牛蛙产业风云人物
2、2021中国牛蛙美食风云榜颁奖典礼
评选中国十大牛蛙餐饮品牌
评选中国最受欢迎牛蛙菜品
—“我为牛蛙代言”活动—
针对牛蛙产业链企业,主办方将策划“美味牛蛙,绿色升级,我为牛蛙代言!”号召专家、企业高管、经销商、养殖户、餐饮店、媒体代表等为绿色牛蛙代言,结合线上和线下造势,提高从业者对牛蛙产业的健康意识。
相关知识
大宗淡水鱼绿色养殖发展的问题与破解方法
为什么要优先养殖大宗淡水鱼?
大宗淡水鱼新品种扎根贵州助力生态渔业高质量发展
天津建全国最大淡水鱼类科研和育种基地
2023年中国养殖淡水鱼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及行业发展建议
大宗淡水鱼体系发布《春季大宗淡水鱼养殖技术操作指南》
省淡水所召开淡水鱼繁育和养殖技术培训暨良种推介会
突破家鱼人工繁殖世界难题,推动中国水产种业振兴丨记珠江所创立70年
2023年淡水鱼养殖市场分析
大宗淡水鱼类湖泊生态养殖模式的建立与实践
网址: 大宗淡水鱼体系:以种业建设推动我国最大淡水鱼类群高质量发展 https://www.mcbbbk.com/newsview1303413.html
| 上一篇: 特色淡水鱼体系养殖水环境控制岗位 |
下一篇: 蝴蝶蜥蜴养殖技术 |
推荐分享
- 1养玉米蛇的危害 28694
- 2狗交配为什么会锁住?从狗狗生 7180
- 3我的狗老公李淑敏33——如何 6236
- 4豆柴犬为什么不建议养?可爱的 4637
- 5南京宠物粮食薄荷饼宠物食品包 4563
- 6中国境内禁养的十大鸟种,你知 4429
- 7湖南隆飞尔动物药业有限公司宠 4259
- 8自制狗狗辅食:棉花面纱犬的美 4257
- 9家养水獭多少钱一只正常 4212
- 10广州哪里卖宠物猫狗的选择性多 4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