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深度丨“拜相封侯”:看猴在传统文化中的艺术价值

深度丨“拜相封侯”:看猴在传统文化中的艺术价值

来源:萌宠菠菠乐园 时间:2025-11-02 21:40

导语:猴年说猴,中国的十二生肖可谓是源远流长。中国十二生肖源于天文历术,最迟在战国时期产生,南北朝以后广泛流行,直到今日。十二生肖和农历纪年方式越来越得到世界范围的认知,西方时尚大牌们纷纷迎合中国传统早早推出带有生肖猴元素的纪念款;在中国,一只名为“康康”的3D吉祥物颠覆了猴子的形象。当我们对于这些融入现代设计的“猴”大跌眼镜之时,不妨回望历史,看看古代匠人们如何将传统审美和文化融入“猴子”这一元素中。

猴年说猴——艺术品里的猴

马上封侯(泥彩塑,陕西凤翔,中国美术馆藏)

在十二生肖之中,猴因其轻灵黠慧颇得世人喜爱。猴在民间文化中还寓有吉利之意,因“猴”与“侯”谐音,“侯”是古代爵位。《礼记》云:王者之禄 爵,公、侯、伯、子、男,“侯”为第二等爵位,常泛指地位高贵,为此人们创造了许多吉祥含义的美术作品,中国美术馆馆藏的陕西凤翔的民间泥彩塑“马上封 侯”,猴骑在马上寓意“马上封侯”,猴便成了象征升迁的吉祥物。凤翔彩绘泥塑是汲取古代石刻、年画、剪纸和刺绣中的纹饰而创造,造型夸张,色彩鲜艳。凤翔泥塑制作方法简便易行,造型生动,色彩对比强烈,装饰华美,形态稚拙可爱,在全国众多的民间泥塑中独树一帜。

美猴王(玩具)喻湘莲 王南仙 中国美术馆藏

千百年来, 民间玩具以其造型的稚拙可爱、色彩的鲜明亮丽和内涵的丰富多彩,成为我国民间美术资源中最独特和最有趣的类别之一。中国民间玩具以独特的艺术形式承载着深 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和民俗底蕴。“大器‘玩’成——中国美术馆藏民间玩具精品展”是中国美术馆馆藏的首次俄罗斯之行,受到俄罗斯观众的广泛好评与喜爱。展览 从中国美术馆馆藏的6万多件中国美术民间作品中遴选出800多件具有鲜明主题特色的民间玩具代表作品,形态丰富多彩,充满感人的魅力。玩具“美猴王”便是 该展览中的一件代表作品,它造型活泼、手法幽默,塑造出男女老幼都喜爱的“齐天大圣”孙悟空的形象。

大闹天宫(中国画) 刘继卣 中国美术馆藏

人之爱猴一半在猴文 化上,一半在猴性上。猴性机敏灵巧、桀骜不驯,时而憨态呆萌,时而泼皮顽劣,时而温情脉脉,时而神通广大,其生活情态被画家纳于纸上,摄于笔端,以形写 神,一派生机。猴性亦可透视人性,艺术家以猴为题材创造出多姿多彩的人格化的文学艺术形象。其中《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猴戏剧目中永远的主角。他蔑视权 贵、敢于反抗天庭的气概和戏弄强敌于股掌之中的幽默感,一直令观众赞叹不已。《大闹天宫》组画是刘继卣先生的经典代表作品。画家把猴头画得十分英俊,神情 富有智慧,又把躯干画得修长而挺拔,整个造型显得十分协调,使人感到自然而悦目,创造出了一个英武潇洒的神话英雄形象。整幅画面丰满、完整、严谨,线条交 错流动,色彩华丽绚烂,显示了画家极高的画面措置能力。

献果(中国画)齐白石 中国美术馆藏

人们喜爱猴,还因为中国传统民间文化将它视为长寿的象征。东晋葛 洪《抱朴子》中就有“猴寿百年”之说。民间故事里,猴王闯地府撕了“生死簿”上的有猴之页,从此猴子的寿数不归阎王管制。正因为此,美术作品中很多猴的形 象总是和桃子连在一起,桃亦“三千年结实之桃”,“灵猴献寿”就像“松鹤延年”一样,都寓长寿之意。中国美术馆的藏品中有一幅齐白石的国画《献果》,一只 灵猴身背一大寿桃,题曰:“献果去寻幽洞远,攀萝来撼落花香”,看了不由让人心生欢喜。实际上人生长寿、天下太平代表了古往今来多数人的生活理想,因此人 们喜爱猴,都希望在猴年讨个永寿的彩头。

博物馆里说猴年 传统审美里的“拜相封侯”

南宋佚名“三元得禄”团扇(局部)

中国猴年喜事多,国外也跟着热闹。正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举行的小型展“猴事:猴年特展”,选取了中国不同时期、不同材质的猴子这一动物的不同寓意的描绘。

在自然界,猴子是唯一与人类同属灵长目的动物。“灵长”意为“万物之灵众生之长”。猴子的智慧从造字中也可见一斑:

古文中原没有“猴”字,以“候”用做观望之意。然而,人类食物诱捕猴子时,猴总知有诈在树上观望许久,待人离开才下来取食。因此称作“候”以后才加个犬旁来区别。

清水晶雕双猴纹鼻烟壶,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早期,9.5×7×5.1 cm

“猴”在中国悠久的文化中具有多元的面相和丰富意涵,尽管有关生肖的最早已知记录可以追溯到一世纪的东汉,但关于“猴”的记录在春秋时期的《吕氏春秋》《淮南子》《吴越春秋》等古书中便有记可查。到唐代,印度文化带来了“神猴”,为“猴”增添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唐褐釉猴柄杯,8世纪

明代,历经许多文人和艺人的加工创造,猴子愈加神通广大。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吴承恩的《西游记》,在这部小说中,吴承恩让孙悟空幻化七十二变驰骋于山海之间,至此“孙猴”被演化为纵横古今、名扬中外的“神猴”。到了清代常以“猴”谐音“侯”象征爵位。由此,猴子成为了风俗画上的常客:画猴子骑在马上或是猴子在马上捅蜂窝以“蜂”谐音“封”比喻马上封侯;猴子爬枫树,并去够树上的卦印,即意“封官授印高官显爵”。

清青花“爵禄封侯”瓷盘,17世纪晚期-18世纪早期

“视觉双关语”是中国传统设计语言之一,在中国文化中,猴子不单是一种生肖动物,也和灵敏、仁爱、瑞祥、如意联系在一起。

古代有公、侯、伯、子、男的封爵制,拜相封侯(猴)是传统儒家的人生目标和价值取向。“猴”便成为人们心目中吉瑞美好事物的象征。在这个瓷盘中,猴、蜂、喜鹊、鹿的组合,谐音“爵禄封侯”。

清中期玉雕双猴戏桃,18世纪,8.7cm×10.2 cm×5.5 cm

清乾隆青玉雕十二生肖,18世纪,5.7×4.4 cm

在中国,十二生肖是流行的装饰图案,并被演化运用到生活中,在不同媒介上得以呈现。

这一套由浅绿色翡翠制成的十二生肖可谓完美无瑕,在清代已是十分珍贵。现存另外两套同一时期制作的、形制相同的玉雕十二生肖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可见这是当时帝王的把玩。清代时期是玉雕创作的顶峰时期,宫廷用玉直接受清内廷院画艺术的支配和影响,工艺精湛,碾琢细致。此组玉雕虽精巧无暇,但就艺术和考古价值而言,更推崇唐代墓葬生肖雕塑。

唐陶塑十二生肖俑,8世纪,30.5×10.2 cm

此组陶俑兽首人身,着长领宽袖长袍,双手拱于胸前,与洛阳北郊唐颍州陈氏墓出土的生肖俑相似,大约为盛唐晚期至中唐时期的作品,对于这些出土的随葬陶俑。考古人员发现在初唐时期,十二生肖与四神(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共同出现,包含方位、有祈福的含义,但随后其地位逐渐发生变化,成为了官吏的形象。这种形象的变化也许和唐代宗教盛行有关。

而从艺术价值看,唐俑延续了汉代以来古朴简约的雕塑特点,观者亦可从中体会出不同于西方的“团块”,东方以“线”为媒的造型表达方式。

南宋佚名“三元得禄”图,团扇,12世纪晚期,24.1×22.9 cm

从画面上看,这幅“宋人小品”似乎描绘的是自然界戏剧性的一幕:三只长臂猿突袭了一窝小白鹭,白鹭母亲在从远处飞来拯救自己的孩子。

而事实上,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绘画,意为“三元得禄”(三猿得鹭)。

在封建科举考试中,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分别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了第一名,称“连中三元”,这是科举制度下古代读书人渴望得到的最高荣誉。

中国农历和其相关的意象不仅蔓延到韩国,日本,以及整个东南亚地区,也启发了全球各地的许多文化的装饰艺术。“猴”在中国悠久的文化中具有多元的面相和丰富意涵。从辟邪物到神明,古代猴在许多地区受到崇拜。作为2016新春的吉祥物,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特展,旨在向西方人普及十二生肖,也似乎在提醒今天的设计者,古人的智慧值得再三发掘。

(文章部分内容来自:新浪中国书画;凤凰文化)

相关知识

翡翠鸟雕刻:寓意、文化符号与艺术价值
玉雕乌龟作品的艺术价值与寓意:探讨传统工艺与文化内涵
传统文化+高科技=∞ | 读者开放日专题 (文末有礼)
蒙娜丽莎的艺术价值
以创新致敬传统丨当传统文化和现代流行饰品结合会让中国风美出怎样的新高度?
文艺作品的审美价值与艺术价值辨析
金钱龟玉雕:历史、艺术、价值与收藏全解析
宠物饲养的传统文化宠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与意义
十二生肖中,鼠的传统文化,你真搞懂了吗
深度探析鱼在爱情中的象征意义和心理寓意

网址: 深度丨“拜相封侯”:看猴在传统文化中的艺术价值 https://www.mcbbbk.com/newsview1305693.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宠物鼠与儿童相处的注意事项与经验
下一篇: 看展览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