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WWF邮票(26)海洋哺乳类动物——②海狗、海豹、海狮等

WWF邮票(26)海洋哺乳类动物——②海狗、海豹、海狮等

来源:萌宠菠菠乐园 时间:2025-11-26 19:33

刘宗惠

<p class="ql-block">(一)特里斯坦达库尼亚 安岛海狗</p><p class="ql-block">幅北毛皮海狮,又名亚南极海狗或安岛海狗,是一种广泛分布在南半球的海狮科动物。 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信息:</p><p class="ql-block">雄性体长150-180厘米(也有资料称可达2米),重量100-150公斤(也有资料称可达160千克);雌性体长120-145 厘米,重量通常低于50公斤。</p><p class="ql-block">外形特征:</p><p class="ql-block">披粗毛和绒毛,额部毛呈明显的簇状。胸和面部直到耳后是鲜艳的烟黄色淡奶油色,而腹部则是褐色的。雄性的</p><p class="ql-block">背部为灰黑色,雌性则为浅灰色。幼仔一出生时是黑色的,之后会逐渐换毛。</p><p class="ql-block">主要聚集在南大西洋、印度洋的温带岛屿和亚南极岛屿,包括高夫岛、阿姆斯特丹岛和爱德华王子岛等地。</p><p class="ql-block">分布范围:</p><p class="ql-block">少数群可达南非、南美、新西兰和麦阔里岛。</p> <p class="ql-block">(二)土库曼斯坦 里海海豹</p><p class="ql-block">“卡斯皮卡”即阿里柯谢大坏海豹,阿里柯谢夫环海豹(卡斯皮卡)是一种生活在里海的海豹物种。它们是海豹亚科的一员 世巴拉特提斯海的海豹亚科成员。</p><p class="ql-block">里海海豹,Phoca caspica,属海豹科海豹属的一种动物,又叫做"里海环斑海豹""喀海豹"。分有 形态特征</p><p class="ql-block">其形态与贝加尔海豹基本相似,唯成兽的体色淡得多。在淡黄色底色上散布着无规则褐或黑色斑点 环所围绕。胎儿及初生仔的毛白色。头骨颅基长平均175.1mm,齿数34,肺分叶,左3右4叶。 </p><p class="ql-block">生活习性</p><p class="ql-block">海豹大部分时间栖息在海中,脱毛、繁殖时才到陆地或冰块上生活</p><p class="ql-block">分类学</p><p class="ql-block">鳍足目,和外貌相似的海狮、海象是近亲。</p><p class="ql-block">繁殖发育</p><p class="ql-block">夏季在里海中部或南岸成小群生活,秋季往北洄游,在冰上形成繁殖群。1月中到2月下旬在固 窝,新生仔兽重1.2~2.8kg,哺乳期4~5周。2 月末至 3 月初交尾。雌性4~6年、雄性6年性成 熟</p> <p class="ql-block">(三)英属南极洲 食蟹海豹</p><p class="ql-block">(食蟹海豹)综合信息</p><p class="ql-block">1.分类与命名</p><p class="ql-block">命名误解:虽中文名"食蟹海豹"和种加词"噬癌”(意为"吃螃蟹的")均暗示其以蟹类为食,但实际以南极磷虾为主食。这一命名源于早期观察者对食性的错误推测</p><p class="ql-block">别名:又称"锯齿海豹""食虾海豹",因其牙齿结构特殊而得名</p><p class="ql-block">2.形态特征</p><p class="ql-block">体型:体长2-2.5米,雌性略大于雄性(雌性216-241厘米,雄性 203-241厘米)</p><p class="ql-block">体色:夏季换羽后背部呈深棕色,腹部渐变为浅色;全年皮毛逐渐变为金色,夏季几乎全金,故有"白色南极海豹" 之称</p><p class="ql-block">牙齿:牙齿特化为筛状结构,便于滤食磷虾等小型甲壳动物</p><p class="ql-block">3.栖息地与分布</p><p class="ql-block">分布范围:环南极洲分布,主要栖息于浮冰和南极大陆周围冰山</p><p class="ql-block">化石记录:其祖先物种(如中新世新泽西州的 文托鲨)化石表明该属演化历史较长,但现存种化石记录多集 中于晚更新世和全新世地层</p><p class="ql-block">4.食性与生态角色</p><p class="ql-block">食性专一性:南极磷虾占其食物组成的90%以上,是南极生态系统中关键的磷虾消费者</p><p class="ql-block">捕食适应性:牙齿结构与滤食行为高度适应磷虾群的高效摄取</p><p class="ql-block">5.天敌与生存威胁</p><p class="ql-block">主要天敌:豹海豹(菱形藻)是成年个体的主要捕食者,约80%个体体侧有豹海豹攻击造成的伤疤;虎鲸 (虎鲸)亦构成威胁</p><p class="ql-block">幼体死亡率:豹海豹对幼体的捕食是食蟹海豹第一年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p><p class="ql-block">6.繁殖行为</p><p class="ql-block">繁殖模式:繁殖季形成松散群体,典型家庭单元为"母体﹣幼崽﹣护卫雄性"组成的"三体结构"</p> <p class="ql-block">(四)毛里塔尼亚 地中海僧海豹</p><p class="ql-block">地中海僧海豹,是海豹科鳍足目的一科。最大体2.78米,体重400千克,一般重250-300千克;新生仔兽黑色,具白 斑,4-6周蜕毛;幼兽体背银灰,腹侧色淡;成体一般背部色深,腹面淡,有的大部深色,有的腹面白斑大;个体间 变异很大,是本种的特点;头部很圆,且密被短毛,看起来宛如和尚头而得名。</p><p class="ql-block">地中海僧海豹原分布于黑海西和南岸、地中海、非洲西北岸到布朗角南、毛里求斯、马德拉和加那利群岛。现数量很 少。喜欢在僻静的岛屿上晒太阳,常常几十上百的聚集在一起。喜在浅于35米的水域觅食,以羊鱼、竹夹鱼、鲷、 鳐和章鱼等为食。喜在洞中产仔,水中交配,一雄多雌型;产仔期甚长5-11月,达7个月,9-10月为高潮期。 地中海僧海豹是一种古老而稀有的海豹,其种群对于保护海洋和海岸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渔业活动、人类猎 杀、污染以及有毒浮游生物等人类和自然因素,东大西洋地中海僧海豹种群数量不断减少。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 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属于濒危(EN)等级。目前世界野生的地中海僧海豹数量大约只有500只。《养护野生动物移栖 物种公约》要求各国禁止捕获和猎杀海豹,保护它们的栖息环境,并对其它可能威胁它们生存的因素采取预防措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五)奥属南极领地 豹海豹</p><p class="ql-block">豹海豹(豹海豹,学名:hydrurga. Leptonyx)综合信息</p><p class="ql-block">1.分类与形态特征</p><p class="ql-block">分类地位:属海豹科豹海豹属,是该属的唯一物种,分布于南极及亚南极海域</p><p class="ql-block">体型:成年雄性体长可达3.5米,体重约380-600千克,是南极地区体型第二大的海豹(仅次于南象海豹),因修长体 型显得较为苗条</p><p class="ql-block">外貌:体表覆盖灰色斑点皮毛,形似陆地上的豹;头部狭长,口中同时具备捕杀脊椎动物的犬齿和过滤磷虾的臼齿 2.生态与行为</p><p class="ql-block">食性:作为南大洋顶级捕食者之一,主要捕食企鹅、鱼类、其他海豹幼崽(如南极海狗、南象海豹)及海鸟,但磷虾 在食物中占比超过50%</p><p class="ql-block">独居性:通常独居,仅在繁殖或换毛期短暫聚集</p><p class="ql-block">天敌:唯一自然天敌为虎鲸,寿命约12-15年</p><p class="ql-block">3.分布与繁殖</p><p class="ql-block">栖息地:主要分布于南极浮冰带,冬季部分年轻个体会迁移至亚南极岛屿(如赫德岛)或新西兰周边水域</p><p class="ql-block">繁殖:传统认为其繁殖限于南极冰面,但近年研究发现南极洲以外的南半球区域(如新西兰水域)也有幼崽出生记录 4.研究价值与保护</p><p class="ql-block">研究意义:因独特的食性(兼具掠食与滤食能力)和繁殖行为,成为极地生态研究的重要对象</p><p class="ql-block">现状:目前未被列为濒危物种,但因气候变化可能影响其栖息环境,需长期监测</p> <p class="ql-block">(六)瓦努阿图 儒艮</p><p class="ql-block">儒艮(学名:儒艮) 是海牛目儒艮属唯一现存的物种 ,俗称海牛。由于雌性儒艮怀抱幼崽于水面哺乳, 有时被称为人鱼,也是中国传说中美人鱼的原型 。儒艮体型中等,成体平均体长约2.7m,最大可达3.3m,体 重 500~600kg 。初生时皮肤淡奶油色,随着年龄增加变成棕色至深灰色不等 。儒艮体型肥胖,眼小,吻端钝扁, 口周有些许刚毛,无耳壳,无背鳍,鳍肢短,尾鳍呈新月形。</p><p class="ql-block">儒艮主要分布在印度洋和太平洋沿岸的热带和亚热带水域 ;栖息地主要是生长海草的热带浅海及沙泥底质的浅海 滩涂 。最集中的区域通常出现在宽阔、浅的海域,如海湾、红树林通道、大型近岸岛屿水域和礁间水域 。儒艮是 唯一完全食草的海洋哺乳动物,以二药藻为主要食物 。该物种行动缓慢,饱食后通常潜入30~40m 的海底,仅偶 尔出水换气 。儒艮通过四种类型的声信号进行社交与交流 。</p><p class="ql-block">儒良种群分散,数量少,受威胁程度高,繁殖速度慢,有灭绝风险 。2015年,该物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等级为易危(VU) 2019年,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列入 附录我...相关国际贸易被明确禁止;2021年,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 动物。</p> <p class="ql-block">(七)福克兰群岛 南美海狮</p><p class="ql-block">南美海狮,是一种属于奥塔里亚科(奥塔利科)的海狮。</p><p class="ql-block">科学命名:近年来,南美海狮这一名称被推荐使用,并已在南美洲的分布区域内广泛使用</p><p class="ql-block">生物分类:南美海狮是奥塔里亚亚科(otariinae)的七种海狮之一,属于奥塔里亚科(耳科),通常被 称为耳海豹或有耳鳍足类动物</p><p class="ql-block">生态习性:南美海狮会与渔业产生互动,特别是在空间重叠的情况下。例如,在乌拉圭,南美海狮经常捕食被渔网 缠绕的鱼 繁殖行为:雌性南美海狮在繁殖时会形成极端的集群,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避免雄性的骚扰。雌性集群可以通过 "稀释效应"直接减少雄性骚扰,或者因为保卫大雌性群体的雄性骚扰行为较少而间接减少骚扰</p><p class="ql-block">综上所述,南美海狮,是一种具有独特生态习性和繁殖行为的海狮种类,其科学命名和生理特 征也得到了广泛研究。</p> <p class="ql-block">(八)圭亚那 美洲海牛</p><p class="ql-block">美洲海牛(学名:马纳图斯Trichechus manatus)是哺乳纲、海牛科的一种海洋动物。身体肥胖,体长为2.5-4米之间,体 重约 150-360 千克。分为两个亚种,美国的佛罗里达海牛(T.m.latirostris)和安的列斯海牛(T.m.manatus)。成体的皮 肤呈灰色,厚而紧实,表面粗糙,有很深的皱纹。身体无毛,头部分布着稀疏的硬毛和触毛。头小,有流线形的身 躯,背脊宽阔而无背鳍。没有后肢。有两个鳍状肢和一个巨大的桨状尾巴。</p><p class="ql-block">美洲海牛在海洋哺乳动物中是相当特殊的动物,因为它们可以自由往来于淡水与海水之间。它们对栖息地的选 择倾向于水草茂盛的河流,或是平静、水草多而近河口的海域。由于体型较大,该物种最常见于3-5米深的水域, 通常会避开6米以上的水域。是植食性物种,以海洋中的植物叶子和根为主要食物。一些海牛也可能吃无脊椎动物 和鱼。海牛在水中使用各种形式的交流,有敏锐的听觉。个体大多是独居的,但当雌性处于发情期时,就会形成交 配群。雌性一次只产一头小海牛,但偶尔会记录到双胞胎。出生间隔为3-5年。该物种的分布范围遍及加勒比海, 沿着中美洲东海岸和南美洲北海岸,一直延伸到巴西东北部。</p>

相关知识

WWF邮票(26)海洋哺乳类动物——②海狗、海豹、海狮等
哺乳类动物,常见的哺乳类动物有哪些?
海狮表演1
哺乳类动物的生活习性
泸州海洋展科普主题项目
海洋哺乳动物——海豹
海洋动物有什么
常见的海洋动物有哪些,海洋中常见的动物有哪些
南宁极地海洋世界(门票+营业时间+交通)
山东海洋动物表演,萌宠动物出租租赁

网址: WWF邮票(26)海洋哺乳类动物——②海狗、海豹、海狮等 https://www.mcbbbk.com/newsview1317707.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宠物龟:与自然和谐共处
下一篇: 巴西龟的生活习性观察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