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鱼肉、蛙肉千万不能这样吃!有人因此面部畸形、视力下降甚至瘫痪!

鱼肉、蛙肉千万不能这样吃!有人因此面部畸形、视力下降甚至瘫痪!

来源:萌宠菠菠乐园 时间:2025-11-29 02:39

在我们生活中,一些罕见疾病常被误诊,给患者带来长期痛苦,裂头蚴病就是其中之一。

2020年,江西一名14岁女孩因抽搐、神志不清等类似脑炎的症状多次入院,却迟迟未确诊,直到两年后才查出是曼氏裂头蚴所致。2021年在成都,一位男孩出现视物重影、说话不清、走路不稳等症状,起初被误诊为脑瘤并接受了开颅手术,术后才发现真正病因是曼氏裂头蚴感染。这些案例让人不禁发问:曼氏裂头蚴是什么?它为何容易被误诊?又会给患者带来哪些潜在的危害?接下来,让我们走近曼氏裂头蚴病,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一、什么是曼氏裂头蚴病

曼氏裂头蚴病是由曼氏裂头蚴感染引起的。该寄生虫是曼氏迭宫绦虫的幼虫,能在动物或人体内迁移,穿透组织和器官,引发炎症和损伤,导致严重健康问题。

曼氏裂头蚴病于1882年首次被正式发现和记录。目前,我国已有27个省份陆续报告过病例,其中,广东、福建、浙江、广西等地较多。这些地方常食用蛙肉、蛇肉,且气候湿润,有利于裂头蚴及其宿主繁殖与生长,从而增加了感染风险。

曼氏裂头蚴的生命周期涉及多个宿主。成虫主要寄生在猫、狗等动物肠道,产下的虫卵随粪便入水后孵化为幼虫(钩球蚴);幼虫被水蚤吞食后在其体内发育成原尾蚴;当青蛙、鱼或蛇摄入受感染的水蚤,原尾蚴在它们体内进一步发育成裂头蚴;猫、狗等再食入携带裂头蚴的蛙、鱼或蛇,裂头蚴便会在这些动物的肠道内发育为成虫,完成整个生命周期。

如果人们不小心饮用含有原尾蚴或裂头蚴的生水或食用未煮熟的蛙、蛇肉,甚至用生蛙肉敷伤口,这些幼虫便可能进入人体。其中,原尾蚴会在人体内继续发育,最终变成裂头蚴。裂头蚴虽不能在人体内发育为成虫,但可长期存活(最高可达30年),并可能迁移到皮下组织、眼睛、大脑等重要部位,造成严重健康问题。

二、曼氏裂头蚴感染症状有哪些

曼氏裂头蚴感染人体后可“游走”于不同部位,因寄居部位不同,所引发的症状也各不相同,主要有以下几种:

1.眼部感染:眼睑红肿、结膜充血、畏光流泪、疼痛,严重可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常被误诊为结膜炎、麦粒肿、肿瘤等。

2.皮下/肌肉组织感染:出现游走性皮下包块或结节,伴局部红肿、疼痛、瘙痒。

3.口腔颌面部感染:口腔内出现溃疡、疼痛、肿胀等症状,或有异物感,咀嚼和吞咽困难。在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面部畸形。

4.脑/脊髓感染:头痛、呕吐、抽搐、瘫痪、意识障碍等,极易误诊为脑瘤、脑炎、癫痫等疾病。

5.内脏感染:侵犯相应器官,如腹痛腹泻(肠道)、咳嗽胸痛(肺)、泌尿生殖系统炎症等。

三、曼氏裂头蚴病如何诊断和治疗

曼氏裂头蚴病的临床误诊率可高达57.7%,其主要原因是医生对该病了解不足,缺乏足够警惕。仅进行常规血液检查因缺乏特异性也难以确诊。当医生意识到“可能是寄生虫感染”时,往往已经过了数月甚至数年,期间患者可能多次复发且病情加重。

该疾病在不同感染部位的诊断方法各有侧重,需依据具体感染位置选择相应的检测手段以明确诊断。

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有手术切除联合吡喹酮或者单用吡喹酮。如果虫体位置明确且可及(如皮下、眼部),完整手术摘除病灶及虫体是最直接有效的根治手段。但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复发病例并不少见。这主要是因为部分虫体在治疗前可能已经发生迁移,未能被及时发现和彻底清除,因此,患者需要长期随访观察。

四、曼氏裂头蚴病如何预防

曼氏裂头蚴虽然可怕,但这个“游走杀手”其实并不难防,只要我们做好以下几点就不会被它钻了空子。

(一)注意饮食卫生

1.拒绝生食动物肉类:避免食用生或半生的蛙、蛇、鱼等动物肉类,杜绝“生吞蛇胆”“生食蝌蚪”等不良饮食习惯。

2.不喝生水:避免饮用未经处理的生水,尤其是野外水源,可能含有受污染的剑水蚤。建议饮用经过烧开或过滤的水。

3.拒绝食用未经检疫的家禽、家畜肉类,处理生熟食品时应使用不同的厨具,防止交叉污染。

(二)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1.不敷生肉:避免用生蛙肉或蛇肉敷伤口,以防寄生虫感染。

2.戴手套处理生肉:处理青蛙、鱼等生肉时,戴手套避免动物体液或生肉接触伤口,减少寄生虫通过皮肤破损处进入人体的风险。

3.慎入不明水域:不明水域中可能存在受感染的剑水蚤,在其中游泳或捕鱼容易因误饮生水而被感染。

4.定期给宠物驱虫:猫狗在户外活动时偶尔会因捕食蛙、鱼等动物或饮用生水而被感染,定期给它们驱虫,不仅能保护宠物,也能让家里的环境更卫生,守护全家健康。

一旦出现可疑症状如不明原因的皮下包块、反复眼疾、头痛等,感到身体不适,务必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科学治疗,勿信偏方。

通过前面的介绍,相信大家对曼氏裂头蚴有了更深的了解。这种寄生虫可能就潜伏在我们身边。近年来,蛙肉、蛇肉等“野味”在互联网上频频出现,引发了不少人的好奇心。但这些食物背后隐藏着健康风险,我们要保持警惕,学会保护自己。

记住,吃肉一定要煮熟,别轻易尝试“偏方”;少吃“野味”,选择安全的美食。这样不仅能远离寄生虫病,还能享受健康生活。请把这些知识分享给身边的人,让我们一起守护健康!

(来源:中国疾控中心)

相关知识

鱼肉、蛙肉千万不能这样吃!有人因此面部畸形、视力下降甚至瘫痪!
狗狗眼睛视力下降
青少年视力下降明显原因是什么?
幼猫可以吃鱼肉吗
带狗狗出去运动,千万不要这么做,否则可能会让它瘫痪
狗猫视力下降失明,该怎么照顾
宠物狗视力下降是什么原因?
我家宠物狗狗的视力下降(如何帮助老年狗狗保持好视力)
养狗并不会导致视力下降
原创 农村常见!比鸽子还补的“野鸽子”?这样的鸟千万不能随便吃!

网址: 鱼肉、蛙肉千万不能这样吃!有人因此面部畸形、视力下降甚至瘫痪! https://www.mcbbbk.com/newsview1318854.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孔雀鱼烂鳍烂尾最有效的办法
下一篇: 鱼类疾病的防治培训课件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