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第十二届全国鸟类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届海峡两岸鸟类学术研讨会在杭州召开

第十二届全国鸟类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届海峡两岸鸟类学术研讨会在杭州召开

来源:萌宠菠菠乐园 时间:2024-10-15 09:51

第十二届全国鸟类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届海峡两岸鸟类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11月8~10日在杭州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主办,浙江自然博物馆、浙江省动物学会和浙江大学承办,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科技委员会(联合主办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世界自然基金会、《Chinese Birds》编辑部及全国鸟类环志中心协办,支持单位包括中国动物学会、台湾师范大学、海南师范大学及浙江野鸟会等。参会代表多达500余人,包括来自港澳台的高校、科研院所、自然保护区和有关机构的鸟类学者、研究生、保护区管理人员,美国、法国、西班牙、俄罗斯、英国等国家的鸟类学家,以及十多家来自美国、加拿大、波兰、西班牙和我国与野生动物研究有关的公司和机构。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秘书长张正旺教授主持,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光美教授、鸟类学分会主任委员刘廼发教授、浙江大学诸葛阳教授、台湾师范大学王颖教授、浙江自然博物馆严洪明馆长、浙江省动物学会理事长丁平教授、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蔡炳城总工程师、世界自然基金会物种项目范志勇主任、浙江林业厅王章明副巡视员、国际鸟盟总裁Marco Lambertini博士以及十余位中国鸟类学界的特邀专家出席了开幕仪式。刘廼发主任委员首先代表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热烈欢迎各位代表前来参加大会,王颖教授代表台湾学者讲话,蔡炳城总工程师、严洪明馆长、范志勇主任、王章明副巡视员等分别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在开幕式上,刘迺发主任委员和Marco Lambertini博士分别代表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和国际鸟盟,共同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与会代表共同见证了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该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和这个最大的国际鸟类保护组织正式合作的开始。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人类活动与鸟类多样性保护”。会议邀请了浙江自然博物馆陈水华研究员、台湾师范大学李寿先教授、美国杜克大学John W. Terborgh教授、法国巴黎第十一大学Anders Pape Møller教授、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Daniel D. Roby教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屈延华副研究员和北京师范大学张雁云教授分别作了“城市化对杭州鸟类的影响:从群落到个体”、“地理隔离与东亚鸟类的形成”、“生境片段化效应:一种新的解释”、“鸟类的大脑:行为、生态和进化”、“北美燕鸥群体的恢复:对极危鸟类中华凤头燕鸥保护的启示”、“高山鸟类的适应性演化”和“强脚树莺的鸣唱分化”等7个大会报告。 

大会组织了10个专题60个学术报告,内容涵盖鸟类区系与生物地理格局、鸟类群落生态学、鸟类迁徙、中国鹤类研究与保护、气候变化对鸟类的影响、鸟类行为进化、中国海鸟研究与保护、越冬水鸟研究、鸟类繁殖及生活史策略、城市鸟类生态等。

此外,大会还组织了鸟类物种分化与分类、鸟类群落与多样性、鸟类行为与策略、鸟类疾病与饲养驯化、鸟类繁殖与适应性、珍稀鸟类的保护管理、分子与基因组方法在鸟类学中的应用、迁徙水鸟的繁殖与栖息地、《世界鸟类手册》在线版介绍等9组72个口头报告。

会议期间还举办了鸟类生态恢复与保护、中国观鸟组织参与鸟类监测与保育、迁徙路线水鸟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与鸟类保护4个圆桌讨论会,以及鸟类生态常用统计方法、分布模型、GIS的应用等3个讲座及中国鸟类学史料中心建设专家座谈会,并展出了109个墙报。

大会从鸟类区系与物种分化、鸟类群落、鸟类行为、鸟类生活史、濒危物种保护、环境对鸟类的影响等多方面,集中展现了鸟类学的最新研究,反映了中国鸟类学迅速发展的势头。

11月6~7日,还在浙江大学举办了 “中国青年鸟类学家研讨会暨第九届翠鸟论坛”,鸟类学研究生之间开展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近年来,我国从事鸟类学研究的人数大大增加,发表论文的数量显著增加,质量大幅提升,尤其是中青年鸟类学者已经成为中国鸟类学界的中坚力量。本次大会有200余位研究生参加,反映了我国鸟类学后继有人的喜人形势。

11月9日下午,大会全体参会人员乘车前往浙江自然博物馆,参加了“飞翔的梦”——中国鸟类学发展史特展开幕式暨“中国鸟类学史料中心”揭牌仪式,并参观了中国鸟类学发展史的展览。随后在浙江省科技馆会议室举行了第七届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会员代表大会,刘迺发主任委员代表第七届理事会做了工作总结报告,张雁云副秘书长做了鸟类学分会财务报告。经投票选举,产生了由56名理事组成的第八届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理事会。浙江大学丁平教授为主任委员,广西大学周放教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雷富民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孙悦华研究员、武汉大学卢欣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张正旺教授、北京林业大学丁长青教授和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杨晓君研究员为副主任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张雁云教授为秘书长,海南师范大学梁伟教授和东北林业大学邹红菲教授为副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贾陈喜副研究员为司库。理事会一致推选兰州大学刘廼发教授为鸟类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理事会同时决定,第十三届全国鸟类学术研讨会由安徽大学承办。

11月10日下午,大会闭幕式在新一届分会秘书长张雁云教授主持下召开,孙悦华副主任委员作大会学术总结。随后举行了第十届郑作新鸟类科学青年奖、中国鸟类学研究生学术新人奖、中国鸟类学基础研究奖、第九届翠鸟论坛金银翠鸟奖、最佳墙报奖、大会组织奖等奖项的授奖仪式。最后,新一届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主任委员丁平教授致闭幕词。

本次大会在会议组织、会议注册、会议议程、墙报展示、会商参展等多个方面均有创新,并与国际会议接轨,受到了参会代表的一致赞许。会议在参加人数、学术报告的数量和质量等方面都创造了新的记录,取得了圆满成功。                   

相关知识

第十二届全国鸟类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届海峡两岸鸟类学术研讨会在杭州召开
鸟类生态学的发展趋势
保护鸟类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对《鸟类分类及生态学》一书的评介
海南岛沿海重要湿地冬季鸟类研究
试论鸟类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
我国鸟类生态学的回顾与展望
第14届中国鸟类学大会暨第12届海峡两岸鸟类学术研讨会在陕西师范大学雁塔校区召开
四川雉鹑的社群夜栖:探讨早熟性合作繁殖鸟类夜栖空间布置与社会地位的关系
桂西南中越边境地区两个相邻保护区冬季鸟类比较研究

网址: 第十二届全国鸟类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届海峡两岸鸟类学术研讨会在杭州召开 https://www.mcbbbk.com/newsview379652.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第14届中国鸟类学大会暨第12届
下一篇: 西双版纳鸟类多样性与生态旅游交流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