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野人生,和野生动物一起回归自然
本文转自:中国环境报
◆本报记者肖琪
有人走向城市,有人走向山野。
当越来越多的上班族在繁华的都市里直呼“卷”不动时,6个90后“反向就业”,成为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野生动物救护繁育站的工作人员。红隼、大鵟、狍、荒漠猫、岩羊,那些在城市里很难见到的野生动物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回到大自然的人,也意味着回到了直面野生动物生死的第一现场。
走向山野,并非为了逃避社交媒体上大众所津津乐道的焦虑或无奈,这种选择的背后,包含着个体对生活、工作以及未来的美好期许。而个体期许之外,还有在国家公园中建设野生动物救护繁育站的上层谋划。在这里,个体的职业理想与国家公园建设相遇、融合,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在国家公园建设、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找到自我价值
申宗昌是今年3月来到祁连山国家公园野生动物救护繁育站(以下简称救护繁育站)的。南方的许多城市在这时已是春暖花开,而在祁连山,春天还有些遥远。
天气有些冷,救护繁育站的笼舍里,野生动物们安静地晒着太阳。自制的猫爬架上,一只荒漠猫带着机警的眼神望向窗外。而在隔壁的笼舍里,腿部受伤的黑鹳则耷拉着脑袋独脚站立着。
申宗昌对那天的很多场景记忆犹新,每一只动物的状态他都尽收眼底。这种零距离亲身体会野生动物病痛的感觉一下子击中了他,以至于后来真正参与救护工作时,他最先看见的就是那一双双充满求生渴望的眼睛。“它们可怜巴巴地望着我”,在申宗昌心底,某些感受也同时被唤醒了。
1996年出生的申宗昌今年27岁,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专业。“当初选这个专业时不算完全没有规划。”青海是农牧业大省,出于一种直觉的认知,“选择和农牧口相关的专业到时总能找到工作。”不过刚毕业那会,申宗昌参加了西部计划,从事的却是文秘相关的工作。“主要写材料,对我而言没什么获得感。”
读大学时,申宗昌对将来要从事的行业可能还只是懵懵懂懂,但写了两年材料后,他在内心深处更希望能找到一份可以应用自己所学专业的工作。兜兜转转,他回到了和野生动物相关的领域。在他心中,野生动物拥有着神圣和崇高的地位,这似乎与他成长的地域文化有着某些关联。在海北藏族自治州,藏族牧民敬畏大自然,这也影响着当地人对待动物的态度。
照顾受伤的动物,减轻它们的病痛,甚至于挽救生命帮助其回归大自然,这些与野生动物所产生的连结在申宗昌的内心慢慢滋养出归属感和实现人生价值的获得感。
不过,除了获得感,救护繁育站的工作也让申宗昌体会到人类力量的有限性。今年3月,有一只脊柱断裂的野生狍,在经过长达半个多月的辅助治疗后最终还是死亡了。疼痛使狍的精神状态一天比一天差,加上应激反应,稍微恢复点力气后就会开始折腾,这导致稍有愈合的脊柱又会重新断裂。这头狍在申宗昌的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记。“它是我刚来站里时救助的第一只动物,我们所有人轮流换岗照顾它,但最后救助无果,会感觉很遗憾。”
好在救护工作也有成就感满满的时候,比如成功放归三只红隼的那一刻,看着它们飞向郁郁葱葱的灌木丛,申宗昌的内心一下子被喜悦和治愈所填满。
生死、疼痛、遗憾、喜悦,6位年轻人共享着这些复杂的生命体验。对于申宗昌而言,更多的还有庆幸。救护繁育站,是第一个在国家公园里设立的救护站。“对我来说这份工作挺好,有一个很好的平台,既是自己喜欢的,相比以前还能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对伤残、病弱的野生动物进行有效救护,开展野生动物科学研究与人工养殖繁育工作是国家公园建设的一项重要功能,而这些功能最终需要依靠救护繁育站来实现。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救护繁育站的建设对保护祁连山国家公园野生动物资源、优化野生动物临时救护站点建设布局、实施珍稀濒危物种野外救护、提升野生动物救护能力等都具有重大意义。
2022年,救护繁育站救助的野生动物种类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荒漠猫、秃鹫、黑颈鹤、黑鹳、猎隼、藏野驴、西藏马鹿,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雕鸮、大鵟、红隼、黑鸢、凤头蜂鹰、岩羊、藏原羚等。
如今,救护繁育站食草类、肉食类、杂食类及一般鸟类动物的笼舍里,都有了主人。
工作和家人是天平两头,距离是需要共同克服的挑战
同样是3月加入救护繁育站,同样毕业于动物医学专业,马景林比申宗昌大3岁,在6人中,他算年长的。但不同的是,马景林曾是一位宠物医生。
“区别很大。”马景林直言:“宠物医生更多是跟宠物主人打交道,多数都是犬猫动物。但在站里,以前没接触过的动物在这里都有可能接触到,像猫科动物的雪豹、荒漠猫、猞猁,猛禽类的红隼、秃鹫、雕鸮等。救治的区别也大,有些动物受伤,比如,骨折后畸形愈合也能行走不需要救治,但有些野生动物等到需要救治的时候,可能已经是病危状态了,加上它们还会有应激反应,救治的难度很大。”
当没有办法救治时,只能眼睁睁看着动物一天天消瘦下去,病情越来越严重直至死亡。“和医务工作者需要习惯生离死别一样,我们能做的也只有接受、习惯,汲取失败的经验,在下一次救治中成功。”
在马景林的讲述中,得知野生动物救护是一个对时间和人力成本投入极大的工作。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占地面积1.58万平方千米,涉及海西州的德令哈市、天峻县,以及海北州的祁连县、门源县的20个乡镇共119个行政村。所以,救护繁育站所覆盖的范围特别广,这也导致接送野生动物的路途十分遥远。
“前几天,我去门源县接一只受伤的红隼,家人正好打来电话。谈论到去门源县一趟来回得10个小时,他们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救护繁育站有一只因刚出生几天与母羊走失而被救助的小岩羊,就是马景林接回来的。“那天我们晚上7点出发,到天峻县时已经很晚了。糟糕的是车在山里迷了路。我们兜兜转转两个小时后才找到路,但在离目的地60公里的地方,山路被水给淹了。我们只得连夜离开,到达祁连县时已是早上6点。羊也没接到。”
投入,是野生动物救护繁育工作开展的基础。除了时间和人,还有在山野间拔地而起的所有基础设施。
救护繁育站的主体建筑是2022年7月下旬基本完工的,工程总投资为2565万元,总用地面积为367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002.38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室内外各种野生动物笼舍,治疗间、饲料间、管理用房等功能用房,并配备相应设备等,可最大收容规模达43只(头)。
与人类生活需靠近繁华的都市才更加便利不同,野生动物需要的是僻静并接近大自然的环境,附近需要有林地和草地。救护繁育站坐落在海北州祁连县阿柔乡大板村附近,紧邻小东索旅游公路,是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的管理中心枢纽。交通虽然便利,但救护繁育站距离最近的县城也得有20公里。为方便工作,所有人吃住都在站里。工作和家人在这群年轻人的心里,是天平的两头,都很重要,也都需要兼顾。
对马景林来说,今年还是人生中重要的一年:成为父亲,换了工作。如今孩子6个月大,喜悦的另一面是分离,现在他不得不与父母和妻儿异地相隔。
申宗昌则即将组建自己的小家庭,婚礼定在今年10月。和未婚妻相隔两地,更多时候陪伴只能通过电话。有时,他会把站里的事情讲给她听。未婚妻对他的工作很支持,但距离更是两人需要共同克服的生活挑战。
人是救护繁育站运转起来的关键因素,他们需要照料这里的每一只动物,将被救护动物的日常饮食、精神状态、行为观察等记录形成完整的病历档案。没有固定的假期,大家轮流值班。虽然每个人的选择背后都有个性化的取舍,但坚守与热爱是共性。
未来,救护繁育站的各项功能还将进一步完善,建立起救护、繁育、野化、放归等一系列完善的工作标准和技术规范。
救护最终要回归到人与野生动物互不打扰的状态
救护繁育站内的生活是充实的,大家会在一起下棋、打球、学习。虽远离都市的繁华与热闹,但与野生动物相处也不乏乐趣。马景林最终接回的那只小岩羊比较亲人,大家轮流拿着奶瓶喂它,它也总是蹦蹦跳跳地跟在人身后,无论谁蹲下来,它都会靠近,努力摇动尾巴显示亲昵。情感在人与动物之间流动。
但事实上,野生动物的救护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克制情感。救护的最终目的是将它们放归大自然,当野生动物与人类产生深厚的情感时,并不利于野化后放归。马景林说:“不希望它们跟人有太多感情,人也要避免给动物留下很深的印痕行为。”
与岩羊不同,那只来站里生活了一年多的荒漠猫,依旧野性十足。工作人员对这种情况也很欢喜。野化训练是放归前必经的一个阶段,这是为了让野生动物能够再次适应大自然,减少人类救护带来的影响。
基于种种现实考虑,给大家带来了无限慰藉的小岩羊最终可能会进行软放归处理,也就是被放归至距离救护繁育站不远的野外,可以回到站内。等到它完全适应野外环境后,过渡至硬放归,完全回归大自然,不再回来。
对不适宜放归的救护动物,则依靠中国农业大学团队作为技术支撑,青藏高原野生动物园、青海大学、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等团队作为技术指导,尝试开展试验性的繁育工作。
照顾动物是职责,不过这里的每个人都不希望需要救护的动物变多。因为这意味着,会有更多的动物受伤。
殷亨青是3人中来到站里时间最长的那个人,相比于申宗昌对这份事业的热情、马景林的理性,他的讲述中更多的则是思辨。
很多时候伤害之所以会发生,源于人类活动的扩张对野生动物栖息和生存带来的威胁,这打破了人与野生动物互不干涉、互不打扰的状态。
“如果能提前预判、提早规避,做好宣传,就可以最大程度避免人类活动带来的伤害。”殷亨青说道:“有些时候被车辆撞击的动物往往伤情较严重,当受伤的是要害部位时,现有的医疗水平,外加强烈应激,不仅救治难度大,一些情况下救护的意义也不大。”
如果没有人类活动带来的伤害,它们可以自由地在自然界中生存或死亡,回归到自然界应有的法则中。也许,拥抱旷野,是人和野生动物共同的夙愿。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相关知识
秦皇岛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帮助鸟类回归自然
旷野的呼唤声音免费在线播放
和ta一起的所有探索...
乐清自由旷野营地主题乐园
沈阳市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鸟类放飞活动举行
英国野生动物摄影大赛佳作美不胜收
河北衡水“鸟大夫”6年救助3735只野生动物
野生动物“守护者”探访苏州市陆生野生动物救护中心
石家庄市野生动物救护站放飞三只野生鸟类
画眉鸟还能不能养
网址: 旷野人生,和野生动物一起回归自然 https://www.mcbbbk.com/newsview442748.html
上一篇: 我和我的宠物作文 (通用51篇) |
下一篇: 保护动物人与自然宠物和谐和平春夏 |
推荐分享

- 1养玉米蛇的危害 28694
- 2狗交配为什么会锁住?从狗狗生 7180
- 3我的狗老公李淑敏33——如何 6236
- 4豆柴犬为什么不建议养?可爱的 4637
- 5南京宠物粮食薄荷饼宠物食品包 4563
- 6中国境内禁养的十大鸟种,你知 4429
- 7湖南隆飞尔动物药业有限公司宠 4259
- 8自制狗狗辅食:棉花面纱犬的美 4257
- 9家养水獭多少钱一只正常 4212
- 10广州哪里卖宠物猫狗的选择性多 4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