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养宠物的家庭都有过这样的体验:
每年到了一定的时间,都会想带自家宠物去做个体检,但是又不知道有哪些项目是可以做,哪些项目没必要,基础项目的那些检查又到底是什么作用?
今天晓智就给大家分享一下,狗狗去医院的常规检查有哪些?这些项目又都是起什么作用?
【首先,狗狗大概多久应该体检一次?】
对于刚入手(收养、捡的)狗狗,一般拿到手就需要先去医院做一下基础检查,了解一下它身体的基础情况。
小狗狗在出生1个月以后,就可以去医院进行第一次检查,顺便可以安排各种疫苗。
成年狗狗(1~7岁)一般建议是1年一次基础检查,及早排除可能存在的病症隐患。
老年狗狗(8岁以上)一般建议是半年一次基础检查,对于各个器官的逐渐衰退能有个及时的发现。
【其次,常规检查一般有哪些?检查目的是啥?】
作为常规检查来说,主要是大方面、整体性的了解狗狗身体的基本状态,一般包括:常规检查、血液检查、粪便检查、X光检查等项目。
常规检查:
主要是对整体健康状态进行评估,了解狗狗身体的基本状况。
比如年龄、体重、毛发情况、皮肤情况、口腔内部、心率血压、体温以及日常饮食、运动、作息习惯等。
血液检查:
主要可以检测血液中各种细胞值是否正常。
比如查看血小板的情况,查看是否有发炎、贫血等,血液也有生化检查,可以评估肝脏、肾脏、胰腺等情况,观察是否有血液寄生虫等。
粪便检查:
主要是判断狗狗消化道菌群情况(消化道疾病),也是常规传染病(细小、狗瘟等)的检查。
X光检查:
主要是检查狗狗内脏和骨骼的情况,比如骨折、脱臼、内脏器病变等情况。
尤其是心脏、肺、肝、肾、膀胱等器官轮廓,还可以对腰椎、髋关节做出疾病判断。
晓智DR对狗狗进行X光检查
(晓智宠物DR在国内外各大宠物医院都有客户,晓智DR使用更加智能便捷,操作简单,低辐射技术更安全,出片效果清晰)
晓智DR独家专利【AI曝光系统】
晓智DR临床出片效果
当然一般还会有尿液检查、超声检查、细节到耳道检查等具体项目,宠物医生也会根据狗狗的身体情况建议是否需要另外的检查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