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龟类孵化转移装置.pdf

龟类孵化转移装置.pdf

来源:萌宠菠菠乐园 时间:2024-12-05 08:39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045927.2 (22)申请日 2020.01.16 (71)申请人 海南师范大学 地址 571158 海南省海口市龙昆南路99号 (72)发明人 洪美玲吴山楠丁利梁振纲 (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51229 代理人 李蕊 (51)Int.Cl. A01K 67/0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龟类孵化转移装置 (57)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龟类孵化转移装 置, 包括孵化箱, 孵化箱内设置有升降装置, 升降 装置

2、的输出端竖直向上且设置有升降台, 升降台 上设置有孵化座, 孵化箱的内壁上设置有伸出 板, 伸出板的上端面设置有内转移滑梯, 升降台 包括底板和平行设置在底板上方的顶板, 底板的 横向两端设置有支撑弹簧, 支撑弹簧的上端与顶 板相连, 顶板的上端面划分为三个区域, 依次为 孵化区、 转移区和控制区, 孵化区上设置有孵化 台, 转移区上设置有转移台, 孵化座设置在孵化 台上, 能够及时的把刚孵出的幼龟从孵化箱中转 移到接收箱中去, 杜绝已经孵出的幼龟对正在孵 化龟卵的翻动影响, 保证龟卵孵化的稳定性。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2页 CN 111149765 A 2020.05.15 CN

3、 111149765 A 1.一种龟类孵化转移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孵化箱(1), 所述孵化箱(1)内设置有升降 装置(2), 所述升降装置(2)的输出端竖直向上且设置有升降台(3), 所述升降台(3)上设置 有孵化座(4), 所述孵化箱(1)的内壁上设置有伸出板(5), 所述伸出板(5)的上端面设置有 内转移滑梯(6); 所述升降台(3)包括底板(301)和平行设置在所述底板(301)上方的顶板(302), 所述底 板(301)的横向两端设置有支撑弹簧(303), 所述支撑弹簧(303)的上端与所述顶板(302)相 连, 所述顶板(302)的上端面划分为三个区域, 依次为孵化区(304)

4、、 转移区(305)和控制区 (306), 所述孵化区(304)上设置有孵化台(307), 所述转移区(305)上设置有转移台(308), 所述孵化座(4)设置在所述孵化台(30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龟类孵化转移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移台(308)的上 端面呈圆弧状, 且其底端与所述孵化台(307)平滑相接, 所述伸出板(5)的末端延伸至所述 控制区(306)的正上方, 在所述升降装置(2)控制所述升降台(3)上升至所述顶板(302)上的 控制区(306)与所述伸出板(5)接触后, 所述顶板(302)角度偏移, 在偏移至最大程度后, 所 述转移台(308)的顶端与所述内转

5、移滑梯(6)平滑相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龟类孵化转移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301)的纵向 两端设置有支架(309), 两个所述的支架(309)之间连接有转动轴(310), 所述顶板(302)的 下端设置有两个支撑架(311), 所述支撑架(311)的下端连接有转动套筒(312), 所述转动套 筒(312)套设在所述转动轴(310)的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龟类孵化转移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接收箱(7), 所述 孵化箱(1)的侧壁上设置有转移口(8), 所述接收箱(7)的侧壁上设置有接收口(9), 所述转 移口(8)与所述接收口(9)之间设置有外转移滑梯(

6、10), 所述内转移滑梯(6)与所述外转移 滑梯(10)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龟类孵化转移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箱(7)内设置 有内接收滑梯(11), 所述内接收滑梯(11)与所述外转移滑梯(10)相连接且所述内接收滑梯 (11)的下端位于所述接收箱(7)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龟类孵化转移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孵化箱(1)内设置 有多个升降装置(2), 同时设置有多个伸出板(5), 每个所述的伸出板(5)上均设置有一个内 转移滑梯(6), 每个所述的伸出板(5)均与一个所述的升降台(3)相对应, 所述孵化箱(1)与 所述接收箱(7)之间设置有多个外转移

7、滑梯(10), 所述接收箱(7)内设置有多个内接收滑梯 (11), 所述转移台(308)、 所述内转移滑梯(6)、 所述外转移滑梯(10)以及所述内接收滑梯 (11)依次对应相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龟类孵化转移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孵化座(4)为盆状 的下凹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龟类孵化转移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孵化座(4)的底部 设置有滚动组件(12), 所述滚动组件(12)为滚轮或滚珠。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龟类孵化转移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装置(2)为气 缸, 所述气缸连接有气缸控制器(13), 所述顶板(302)上设置有孵化感受器(14

8、), 用于感受 龟蛋的状态, 所述孵化感受器(14)为压力传感器, 该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所述为孵化区(304) 和所述转移区(305)的下方, 用于检测所述孵化区(304)和所述转移区(305)的压力值, 所述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111149765 A 2 孵化感受器(14)与所述气缸控制器(13)相连, 并通过所述气缸控制器(13)控制所述升降装 置(2)的输出端伸出和回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龟类孵化转移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301)上设置 有极限感应器(15), 用于检测所述升降台(3)是否上升到极限位置, 所述极限感应器(15)为 压力传感器, 该压

9、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支撑弹簧(303)的下方, 用于检测所述支撑弹簧 (303)的弹力值, 所述极限感应器(15)与所述气缸控制器(13)相连并控制所述升降装置(2) 的输出端停止动作。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11149765 A 3 一种龟类孵化转移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龟卵孵化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龟类孵化转移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龟类具有独特的营养、 药用、 观赏和出口等其它动物无法替代的经济价值。 加大力 度开发龟类养殖, 前景十分广阔。 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逐步复苏, 养龟业将会成为出口创 汇、 振兴国民经济的新亮点。 0003 目前, 对于成批

10、量的龟卵孵化, 为了节省孵化装置的成本, 一般都是把许多龟卵同 时放在一个孵化箱中进行成批量的龟卵孵化。 由于每个龟卵受到的温度、 湿度、 透气度以及 先天等自身因素的影响, 使得龟卵之间孵化出幼龟的时间是存在差异的。 如果先孵出来的 幼龟不及时的从孵化箱中转移出去, 可能会出现由于幼龟对孵化箱中正在孵化的龟卵的翻 动, 从而影响正在孵化的龟卵胚胎发育的稳定性, 进而影响龟卵孵出质量。 发明内容 0004 为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龟类孵化转移装置, 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先孵出 来的幼龟无法及时的从孵化箱中转移出去, 会使幼龟对正在孵化的龟卵的翻动, 影响正在 龟卵胚胎发育的稳定性, 进而影

11、响龟卵孵出质量的问题。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龟类孵化转移装置, 包括孵化箱, 所述孵化箱内设置有升降装置, 所述升降装 置的输出端竖直向上且设置有升降台, 所述升降台上设置有孵化座, 所述孵化箱的内壁上 设置有伸出板, 所述伸出板的上端面设置有内转移滑梯; 0007 所述升降台包括底板和平行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方的顶板, 所述底板的横向两端设 置有支撑弹簧, 所述支撑弹簧的上端与所述顶板相连, 所述顶板的上端面划分为三个区域, 依次为孵化区、 转移区和控制区, 所述孵化区上设置有孵化台, 所述转移区上设置有转移 台, 所述孵化座设置在所述

12、孵化台上。 0008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 所述转移台的上端面呈圆弧状, 且其底端与所述孵 化台平滑相接, 所述伸出板的末端延伸至所述控制区的正上方, 在所述升降装置控制所述 升降台上升至所述顶板上的控制区与所述伸出板接触后, 所述顶板角度偏移, 在偏移至最 大程度后, 所述转移台的顶端与所述内转移滑梯平滑相接。 0009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 所述底板的纵向两端设置有支架, 两个所述的支架 之间连接有转动轴, 所述顶板的下端设置有两个支撑架, 所述支撑架的下端连接有转动套 筒, 所述转动套筒套设在所述转动轴的外部。 0010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 还包括接收箱, 所述孵化箱

13、的侧壁上设置有转移口, 所述接收箱的侧壁上设置有接收口, 所述转移口与所述接收口之间设置有外转移滑梯, 所 述内转移滑梯与所述外转移滑梯相连。 0011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 所述接收箱内设置有内接收滑梯, 所述内接收滑梯 说明书 1/5 页 4 CN 111149765 A 4 与所述外转移滑梯相连接且所述内接收滑梯的下端位于所述接收箱的底部。 0012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 所述孵化箱内设置有多个升降装置, 同时设置有多 个伸出板, 每个所述的伸出板上均设置有一个内转移滑梯, 每个所述的伸出板均与一个所 述的升降台相对应, 所述孵化箱与所述接收箱之间设置有多个外转移滑梯, 所述

14、接收箱内 设置有多个内接收滑梯, 所述转移台、 所述内转移滑梯、 所述外转移滑梯以及所述内接收滑 梯依次对应相接。 0013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 所述孵化座为盆状的下凹结构。 0014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 所述孵化座的底部设置有滚动组件, 所述滚动组件 为滚轮或滚珠。 0015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 所述升降装置为气缸, 所述气缸连接有气缸控制器, 所述顶板上设置有孵化感受器, 用于感受龟蛋的状态, 所述孵化感受器为压力传感器, 该压 力传感器安装在所述为孵化区和所述转移区的下方, 用于检测所述孵化区和所述转移区的 压力值, 所述孵化感受器与所述气缸控制器相连, 并通过所

15、述气缸控制器控制所述升降装 置的输出端伸出和回缩。 0016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 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极限感应器, 用于检测所述升降 台是否上升到极限位置, 所述极限感应器为压力传感器, 该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支撑弹 簧的下方, 用于检测所述支撑弹簧的弹力值, 所述极限感应器与所述气缸控制器相连并控 制所述升降装置的输出端停止动作。 0017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具有如下优点: 0018 本发明能够及时的把刚孵出的幼龟从孵化箱中转移到接收箱中去, 大大提高刚孵 出的幼龟的成活率, 杜绝已经孵出的幼龟对正在孵化龟卵的翻动影响, 既保证了幼龟的及 时转移, 提高幼龟的成活率, 又保证了刚孵出的幼龟

16、不会去翻动孵化箱中其它正在孵化的 龟卵, 提升了正在孵化的龟卵在孵化过程中胚胎发育的稳定性, 保证幼龟的孵化质量。 附图说明 0019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方 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 仅是示例性的,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 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0020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 比例、 大小等, 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 以供 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 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 故不具技术上的 实质意

17、义, 任何结构的修饰、 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 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 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 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21 图1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升降台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3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升降台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4 图4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升降台与伸出板相接时的状态示意图。 0025 图中: 0026 1-孵化箱; 2-升降装置; 3-升降台; 4-孵化座; 5-伸出板; 6-内转移滑梯; 7-接收箱; 说明书 2/5 页 5 CN 111149765 A 5 8-接收口; 9-转移

18、口; 10-外转移滑梯; 11-内接收滑梯; 12-滚动组件; 13-气缸控制器; 14-孵 化感受器; 15-极限感应器; 16-接收板; 0027 301-底板; 302-顶板; 303-支撑弹簧; 304-孵化区; 305-转移区; 306-控制区; 307- 孵化台; 308-转移台; 309-支架; 310-转动轴; 311-支撑架; 312-转动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 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 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

19、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 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9 如图1至图4所示,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龟类孵化转移装置, 包括孵化箱1和 接收箱7, 孵化箱1内设置有升降装置2, 升降装置2的输出端竖直向上且设置有升降台3, 升 降台3上设置有孵化座4, 孵化箱1的内壁上设置有伸出板5, 伸出板5的上端面设置有内转移 滑梯6, 孵化箱1的侧壁上设置有转移口8, 接收箱7的侧壁上设置有接收口9, 转移口8与接收 口9之间设置有外转移滑梯10, 内转移滑梯6与外转移滑梯10相连, 接收箱7内设置有内接收 滑梯11, 内接收滑梯11与外转移

20、滑梯10相连接且内接收滑梯11的下端位于接收箱7的底部。 0030 在本实施方式中, 龟卵及其孵化所需的物品放置在孵化座4中, 然后将孵化座4放 置在升降台3上, 使其置于孵化箱1内, 由孵化箱1位龟卵的孵化提供条件, 使龟卵孵化。 当龟 卵孵化后, 升降装置2驱动升降台3上升至与神出版5对接, 升降板3倾斜使孵化座4移动至内 转移滑梯6, 然后由内转移滑梯6滑动至外转移滑梯10, 再由外转移滑梯10滑动至内接收滑 梯11, 最后滑动至接收箱7底部的接收区域内, 实现无需人工干预下对刚孵出幼龟的转移。 0031 如图1所示, 本实施方式中孵化箱1内设置有多个升降装置2, 同时设置有多个伸出 板

21、5, 每个伸出板5上均设置有一个内转移滑梯6, 每个伸出板5均与一个升降台3相对应, 孵 化箱1与接收箱7之间设置有多个外转移滑梯10, 接收箱7内设置有多个内接收滑梯11和多 个接收板16,, 转移台308、 内转移滑梯6、 外转移滑梯10、 内接收滑梯11以及接收板16依次对 应相接, 从而本实施方式能够适用于大规模龟卵的同时孵化, 增强其实用性。 0032 如图1、 图2、 图3和图4所示, 本实施方式中升降台3包括底板301和平行设置在底板 301上方的顶板302, 底板301的纵向两端设置有支架309, 两个支架309之间连接有转动轴 310, 顶板302的下端设置有两个支撑架311

22、, 支撑架311的下端连接有转动套筒312, 转动套 筒312套设在转动轴310的外部, 底板301的横向两端设置有支撑弹簧303, 支撑弹簧303的上 端与顶板302相连, 顶板302的上端面划分为三个区域, 依次为孵化区304、 转移区305和控制 区306, 孵化区304上设置有孵化台307, 转移区305上设置有转移台308, 孵化座4设置在孵化 台304上。 0033 如图2和图4所示, 本实施方式中转移台308的上端面呈圆弧状, 且其底端与孵化台 307平滑相接, 伸出板5的末端延伸至控制区306的正上方, 在升降装置2控制升降台3上升至 顶板302上的控制区306与伸出板5接触后

23、, 顶板302角度偏移, 在偏移至最大程度后, 转移台 308的顶端与内转移滑梯6平滑相接。 0034 如图2所示, 本实施方式中孵化座4为盆状的下凹结构, 可以防止孵化处的乌龟爬 出, 孵化座4的底部设置有滚动组件12, 滚动组件12为滚轮或滚珠, 可以降低孵化座4的摩擦 说明书 3/5 页 6 CN 111149765 A 6 力, 使之能够顺利地从孵化台307滑动至转移台308、 转移台308滑动至内转移滑梯6、 内转移 滑梯6滑动至外转移滑梯10、 外转移滑梯10滑动至内接收滑梯11、 以及从内接收滑梯11滑动 至接收箱7的底部。 0035 如图1、 图2和图4所示, 本实施方式中升降

24、装置2为气缸, 气缸连接有气缸控制器 13, 顶板302上设置有孵化感受器14, 孵化感受器14与气缸控制器13相连, 并通过气缸控制 器13控制升降装置2的输出端伸出和回缩。 孵化感受器14为压力传感器, 该压力传感器安装 在为孵化区304和转移区305的下方, 用于检测孵化区304和转移区305的压力值, 并以此判 断龟蛋的状态: 当压力值在保持在一个较高的稳定值(初始值)时, 表明龟蛋未孵化; 当压力 值在稳定值上下不断波动时, 表明乌龟已经孵化处, 初生的小乌龟正在不断动作, 此时气缸 控制器13控制升降装置2的输出端伸出; 当压力值减小至预设值时, 表明孵化座4已经从孵 化台307滑

25、动至转移台308, 再从转移台308滑动至内转移滑梯6上了, 此时气缸口控制器13 控制升降装置2的输出端回缩, 使整个装置回复至原位置。 0036 如图2所示, 本实施方式中底板301上设置有极限感应器15, 极限感应器15与气缸 控制器13相连并控制升降装置2的输出端停止动作。 极限感应器15为压力传感器, 该压力传 感器设置在支撑弹簧303的下方, 用于检测支撑弹簧303的弹力值, 并以此判断升降台3是否 上升到极限位置。 当判断出升降台3上升到极限位置后, 气缸口控制器13控制升降装置2的 输出端停止, 使之保持在当前状态, 孵化台307滑动至转移台308, 再从转移台308滑动至内

26、转移滑梯6上。 0037 极限感应器15可以设置为两个压力传感器, 两个压力传感器分别设置在两个支撑 弹簧303的下方, 在初始状态下, 两个压力传感器均受到支撑弹簧303的向下的挤压力, 在顶 板302伸出板5接触后, 顶板302的角度开始偏移, 一个支撑弹簧303向下压缩, 另一个则向上 拉伸, 从而一个压力传感器受到挤压力加大, 另一个受到的挤压力不断变小, 直至变化为向 上的拉伸力, 当两个压力传感器所受的挤压力相同时, 说明此时顶板302处于水平状态, 顶 板302未与伸出板5接触, 而当压力传感器所受到的挤压力或拉伸力达到预设值时, 说明顶 板302已经倾斜至转移台308的顶端与内

27、转移滑梯6平滑相接, 达到极限状态。 0038 本实施方式中极限感应器15也可以只设置为一个压力传感器, 该压力传感器可以 设置在始终处于基于挤压状态的支撑弹簧303的下方, 也可以设置在先挤压后拉伸的支撑 弹簧303的下方, 在其设置在始终处于基于挤压状态的支撑弹簧303的下方的情况下, 压力 值始终保持在一个较小的值(初始值)时, 表明顶板302处于水平状态, 顶板302未与伸出板5 接触, 而当压力传感器所受到的压力值不断变大, 直至达到预设值时, 说明顶板302已经倾 斜至转移台308的顶端与内转移滑梯6平滑相接, 达到极限状态; 而在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先 挤压后拉伸的支撑弹簧303的下

28、方始终处于基于挤压状态的支撑弹簧303的情况下, 压力值 始终保持在一个较小的值(初始值)时, 表明顶板302处于水平状态, 顶板302未与伸出板5接 触, 而当压力传感器所受到的压力值不断变小, 再变为拉伸力时, 且拉伸力不断变大直至达 到预设值时, 说明顶板302已经倾斜至转移台308的顶端与内转移滑梯6平滑相接, 达到极限 状态。 0039 在本实施方式升降装置2的整体驱动过程中, 孵化感受器14检测龟蛋的孵化状态, 极限感应器15则检测升降台3的位置, 二者相互配合, 实现对龟蛋孵化状态的监测和转移。 一开始, 龟蛋处于未孵化状态, 此时孵化感受器14检测的压力值保持在初始值处, 乌龟

29、孵化 说明书 4/5 页 7 CN 111149765 A 7 处后, 孵化感受器14检测的压力值仍然不变, 升降装置2不动作; 而当小乌龟从龟蛋中爬出 时, 会使孵化感受器14检测的压力值在初始值上下不断波动, 孵化感受器14将此信号传递 给气缸控制器13, 气缸控制器13则控制升降装置2的输出端伸出, 使顶板302倾斜, 在顶板 302倾斜至转移台308的顶端与内转移滑梯6平滑相接时, 极限感应器15所受的压力值达到 了预设值, 此时极限感应器154将此信号传递给气缸控制器13, 气缸控制器13控制升降装置 2停止动作, 使顶板302保持在当前状态; 而当装载着小乌龟的孵化座4滑动至内转移

30、滑梯6 上时, 孵化感受器14检测的压力值陡然变小, 且保持稳定, 孵化感受器14将此信号传递给气 缸控制器13, 气缸控制器13则控制升降装置2的输出端回缩, 使升降台3回复至原位置, 整个 驱动控制的过程完成。 0040 本发明能够及时的把刚孵出的幼龟从孵化箱1中转移到接收箱7中去, 大大提高刚 孵出的幼龟的成活率, 杜绝已经孵出的幼龟对正在孵化龟卵的翻动影响, 既保证了幼龟的 及时转移, 提高幼龟的成活率, 又保证了刚孵出的幼龟不会去翻动孵化箱1中其它正在孵化 的龟卵, 提升了正在孵化的龟卵在孵化过程中胚胎发育的稳定性, 保证了幼龟的孵化质量。 0041 虽然, 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 但在本 发明基础上, 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 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 因此, 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 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说明书 5/5 页 8 CN 111149765 A 8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2 页 9 CN 111149765 A 9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2 页 10 CN 111149765 A 10

相关知识

龟类孵化转移装置.pdf
闭壳龟类难孵化的原因
一种儿科儿童打针用注意力转移装置
龟类养殖技术 之四 黄缘闭壳龟繁育与养殖技术研究
珠江所龟鳖遗传育种团队创新实现龟类受精卵无壳孵化
龟蛋孵化时间一览表
草龟蛋孵化方法?
龟类养殖PPT.ppt
龟卵的采集及孵化
观察龟蛋的孵化过程

网址: 龟类孵化转移装置.pdf https://www.mcbbbk.com/newsview692277.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一种用于龟鳖养殖的孵化装置.pd
下一篇: 《养好宠物龟手绘图鉴》记录.do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