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店-当药店遇上宠物经济浪潮
药店的核心优势在于“健康服务”的专业形象、社区化的渠道网络和成熟的供应链体系,这些能力能否有效迁移至宠物领域仍有待观望。
近年来,随着宠物经济的蓬勃发展,不少药店开始将目光投向这一蓝海市场,试图通过“药店+宠物” 的跨界模式挖掘增量。然而,部分药店虽已完成经营范围变更,却迟迟未能落地实质性业务,更有一些药店在短暂尝试后黯然退场。
这种反差充分说明:宠物经济市场虽热,但药店想要分一杯羹绝非易事。
风口下的转型冲动
中国宠物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2024年,我国城镇宠物(犬猫)消费市场规模已突破3,000亿元,预计到2027年有望跨越4,000亿元大关。
圣宠宠物创始人、中国畜牧业协会宠物产业分会副会长阎金胜对未来市场持乐观预期:“这是一个极具潜力的赛道,未来有望成长为10万亿甚至30万亿级的产业。至少在未来30年,宠物产业规模会成倍增长。”
阎金胜还指出,宠物产业目前连锁化率不足10%,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确实值得投入时间和精力去探索尝试。
与此同时,医药零售行业正经受着“寒潮”,因此,不少企业开始尝试通过“药店+”模式寻找新的增长点,而宠物用品赛道因其与健康产业的天然关联性,自然成为重点探索方向之一。
宠物的健康问题,始终是养宠人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2023—2024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数据显示,预计未来3年,我国将有超过3,000万只宠物迈入中老年阶段,宠物主对保健品、药品的购买需求会随之显著增长。这种结构性变化,恰好与药店的核心能力形成契合。
企查查APP显示,近期,人民同泰成立了萌宠之家商贸公司,经营范围涵盖日用百货、宠物食品及用品、宠物服务(不含动物诊疗)与宠物销售等。
更早之前,益丰大药房、漱玉平民、大参林、老百姓、一心堂、健之佳六大连锁,就已布局宠物领域的经营范畴。而山东立健药店连锁有限公司在近3个月内,更是密集注册了6家宠物相关子公司。
在群雄逐鹿的宠物市场中,如何脱颖而出,是药店新入局宠物领域率先需要面对的问题。
跨界路上的“隐形门槛”
尽管前景可观,但药店跨界宠物市场的道路并非坦途。从政策合规到专业能力,从消费者认知到经营效益,多重壁垒共同构成了难以逾越的“门槛”。
正如医药零售行业资深专家苍春所言:“宠物经济是一个非常好的赛道,未来的增长性会很强,但是专业壁垒太高,对于整个品类和运营的要求也高。”
政策与资质的高门槛药店入局宠物市场,首先面临的一大难关便是跨部门监管的复杂性。
与人用药由卫健委监管不同,兽药经营归属于农业农村局,两套体系的合规要求存在显著差异——经营兽药需要取得农业农村部门颁发的《兽药经营许可证》,并且需要一店一证。
上海第一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姜源坦言:“我们最初以为只要在营业执照上增加经营范围就可以了,后来才发现每一家门店都需要单独申请许可证。”
此外,兽药经营对场地有明确要求,仅仓储分区这一项,恐怕就会让多数中小药店望而却步。
以北京市的兽药经营管理规范为例,经营场所面积不小于30平方米,常温库不得小于40平方米,阴凉库不得小于10平方米,冷藏库或冷冻库不得小于15平方米。若兼营饲料等产品,还需设置相对独立的经营和储存区域。这对于本就空间紧张的药店而言,无疑会大幅增加改造难度和成本。
圣宠宠物加盟连锁机构此前专门围绕宠物药店市场做过调研,认为开设连锁宠物药房确实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可解决宠物的一些常见疾病,在宠物店与宠物医院之间弥补空白。但由于宠物药品品类较少,大约只需10多平方米的经营空间,与政策规定的面积要求相差较多,容易造成空间浪费,因此暂时未做这一项目的布局。可见,即便是专业的宠物连锁品牌,在专门的宠物药品经营上也持审慎态度。
更隐蔽的风险在于,兽药与人类药品的储存、管理要求截然不同,经营者若因专业认知不足导致违规操作,可能面临严厉的行政处罚和高额罚款。
此外,若药店内增设宠物药品服务,顾客携带宠物进店可能产生噪音扰民、卫生隐患等问题,进而引发周边人群或其他顾客的投诉,这也是需要提前考量的潜在困扰。
专业能力与服务场景双重短板苍春指出:“宠物商品品类相当复杂,宠物口粮、零食、保健品都要细分到宠物的体型与品种,宠物服装、玩具品类繁多,宠物美容技术含量高,宠物医疗、宠物寄养更是极其复杂。”
宠物药店与传统零售药店的最大区别在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宠物无法准确描述症状,诊断更依赖医师的经验判断,如果开错药引发问题,一旦被投诉举报,药店就得承担赔偿责任。宠物药品中常见的抗生素类、驱虫类药物多是处方药,需凭兽医处方销售,以避免用药风险。因此,店内如果想要提供更专业的诊疗或开方,需配备持有执业资格的兽医,或与专业宠物诊所建立合作。
执业兽医资格证书的考取并非药店现有员工能够轻易胜任。根据现行报考规定,除了以往的乡村兽医及从业年限较长的老兽医外,新入行人员需具备国家承认的大专及以上学历,且专业必须符合《兽医全科类或水生动物类考试报考专业目录》——这一硬性条件与药店人普遍的知识结构和专业背景存在明显差距。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以天津市为例,截至2023年度,执业兽医资格证整体通过率仅为26%左右。
供应链管理构成了另一大核心挑战。
宠物药品的SKU数量远低于人类药品,且其采购逻辑存在本质差异。
在非药品领域,宠物食品和用品呈现高度细分的市场特征,不仅猫犬需求迥异,犬类产品还需按体型(小型、中型、大型)进一步细分,甚至细化到毛发类型等维度。据行业统计,目前宠物行业的食品品牌大概有4,000多个。
面对品种繁多且品牌分散的市场,如何在供应链中找到自己的选品与价格优势,是入局的药店亟需面临的拷问。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市场上做出成效的宠物药房,其配置与技术都相当高:不仅自带预防体检中心,有专业执业兽医坐诊,在药品零售之外,还能开展常规体检、疫苗注射、宠物驱虫等业务。相比之下,药店在专业医疗能力上难以匹敌,在服务体验方面又很难与宠物店竞争——诸如洗澡、剪毛等高频率、强到店属性的服务项目,药店人缺乏相应技能与合规资质。
这种专业与服务能力的双重短板,进一步凸显了药店布局宠物市场的困境。
消费者心智教育需要时间阎金胜指出:“从消费者心智来看,他们购买宠物用品时,根本不会将‘人的药店’列为选项。这种认知空白,会让药店拓展宠物业务变得异常艰难。”
他同时提到,“目前,全国共有3万多家宠物医院或诊所,在一二线城市,诊所的密集度其实已基本能覆盖所有消费者的需求。”
消费者认知的固化将会直接影响经营效益。在传统观念中,“买宠物用品去宠物店,看病去宠物医院” 的心智难以撼动。
上海第一医药的首家宠物友好药房在前期通过营销打开了知名度,但在小红书的评论区,仍有不少人疑惑“药店能卖宠物用品吗”,多数人直言 “没想到药店还卖兽药”。
姜源也提到,“我们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大家不知道可以来药店买宠物药,对消费者形成可以来药店购买宠物药的教育过程其实很难。”
模式观察:药店入局宠物的多元探索
面对机遇与挑战,不同药店走出了差异化的探索路径,这些实践为后续入局者提供了重要镜鉴。
基础层的“用品试水模式”是最常见的选择。此类模式仅在原有经营范围内新增宠物食品、保健品、用品等非药品类,无需申请兽药资质,初期投入低。其优势在于风险可控,能快速测试市场反应;但短板也显而易见——与宠物店、超市、电商的同质化竞争激烈,且缺乏场景打造与专业服务,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
阎金胜认为,这种浅层试水,既无法借力药店的专业优势,又拼不过专业做宠物行业的,注定难以成功。
进阶层的“药品+场景模式”,以上海第一医药为代表。姜源提到,“我们并非是要单独开辟宠物药房这个赛道,而是着力构建人宠共享的健康场景,在现有门店的基础上,做一个相应的场景叠加,以吸引年轻客流,做销售的增量。”
上海第一医药目前有2家做宠物药品的店,10家宠物产品店,还有3家宠物药品店在申请中。宠物药品店的核心做法主要有:一是资质突破,不仅停留在宠物食品、保健品、用品的销售,进一步落地兽药经营;二是场景再造,陕西南路店利用两层楼的空间优势,将二层打造成宠物品类专区,门店会举办人宠运动会等互动体验活动;三与专业做宠物产品的供应商合作,在青年路店内设立“萌宠专区”,合作方在运营、人员培训等方面提供专业指导和资源投入。
这种模式对选址和目标人群的匹配度要求更高,并非可以简单复制,且尽管前期在引流上具备吸引力,但仍需进一步探索如何将短期流量转化为长期稳定的客源。
理性抉择:跨界的前提与行动指南
宠物市场的潜力值得关注,但并非所有药店都适合跨界。药店入局前需进行清晰的自我评估,明确“该不该做”以及“怎么做”,避免盲目跟风。
首先判断自身是否具备入局的基础条件。从区域环境来看,一线及新一线城市的核心社区、年轻客群密集的商圈更具潜力,这些区域养宠渗透率高、消费能力强,且对“人宠友好”的服务接受度高,上海第一医药的两家试点店均位于此类区域。
从门店条件来看,至少需要满足三方面要求:一是空间适配,能划出独立区域,用于宠物药品、用品的经营;二是合规先行,需主动对接农业农村局,确保经营资质齐全,产品储存、销售规范;三是尽量与宠物诊所、宠物店间隔一定的距离。
其次,要明确适合自身的切入路径,小型连锁可考虑围绕特定品类深耕专业性,资金雄厚的大型连锁可深度进入宠物市场,但需做好长期投入准备。
最后,要重视线上线下协同。阎金胜提到,目前宠物市场的线上与线下交易额占比约为 7:3。第一医药的运营心得就重点提及了线上渠道的重要性——目前10家宠物用品门店均接入线上平台,部分门店24小时营业,线上对销售的贡献占比很大。不过,阎金胜补充道,宠物行业的线下市场正在崛起,不少高口碑品牌已开始重点维护线下市场,甚至逐步退出线上渠道。
当宠物经济的浪潮遇上药店转型的需求,“药店+宠物”的跨界探索具有必然逻辑,但也充满现实挑战。前提是尊重行业规律,正视自身短板——既不能将宠物业务视为“救命稻草”,盲目投入资源;也勿以“试错”为名,忽视合规与专业,损害信誉。
药店的核心优势在于“健康服务”的专业形象、社区化的渠道网络和成熟的供应链体系,这些能力能否有效迁移至宠物领域,才是成败的关键。
相关知识
中国药店-转战宠物市场有大商机
中国药店-药店+宠物,年轻人不吃这一套?
中国药店-特医食品:药店的新品类
上市药店做起“宠物生意”
第一医药跨界:药店 宠物经济的破局之路
大批药店,开始做起「宠物生意」?
【宠物药店】宠物药店电话,宠物药店地址
药店布局宠物品类,如何避免踩坑? 01“陪伴经济”下,药店能否抓住“育儿式养宠”机遇日前,山东立健药店连锁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出现变更,其经营许可项目新增加...
中国药店
连锁药店纷纷瞄准“宠物生意”发力
网址: 中国药店-当药店遇上宠物经济浪潮 https://www.mcbbbk.com/newsview1262644.html
上一篇: 回盛生物涨1.04%,成交额1. |
下一篇: 国际快递可接宠物食品宠物药品 国 |
推荐分享

- 1养玉米蛇的危害 28694
- 2狗交配为什么会锁住?从狗狗生 7180
- 3我的狗老公李淑敏33——如何 6236
- 4豆柴犬为什么不建议养?可爱的 4637
- 5南京宠物粮食薄荷饼宠物食品包 4563
- 6中国境内禁养的十大鸟种,你知 4429
- 7湖南隆飞尔动物药业有限公司宠 4259
- 8自制狗狗辅食:棉花面纱犬的美 4257
- 9家养水獭多少钱一只正常 4212
- 10广州哪里卖宠物猫狗的选择性多 4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