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长发育,消化能力逐渐提高,单纯乳类喂养不能完全满足6月龄后宝宝生长发育的需求,宝宝需要由纯乳类的液体食物向固体食物逐渐转换,这个过程称为辅食添加,现在称之为“食物转换”。
为什么一定要加辅食呢?因为宝宝的胃容量是有限的,他长到一定的年龄,如果光吃液体食物需要1000多毫升才能满足他的能量需求,但孩子的胃容量没有那么大,所以食物就要往固体逐渐发展。添加辅食一方面能补充乳类的营养不足,以满足宝宝迅速的生长发育的需要;另一方面宝宝的饮食从流质逐渐过渡到半流质、泥糊类、固体食物,为断奶做准备;还可以促进宝宝生长潜能的发挥,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胃肠蠕动能力、消化酶活性等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同时还能培养宝宝良好的饮食行为。
那么该如何为宝宝添加辅食呢?
添加辅食的时间:建议开始引入非乳类泥糊状食物的月龄为6月龄,不早于4月龄。此时婴儿每次摄入奶量稳定,约180毫升/次,生长发育良好,提示婴儿已具备接受其它食物的消化能力。一般建议人工喂养的宝宝在4—5个月龄开始添加,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在6月龄开始添加。
宝宝需要辅食的表现: 如果宝宝体重达到6.5—7公斤,坐姿正确时能抬头,还有宝宝对食物展现出浓厚的兴趣、“伸出反射”消失时,都表示宝宝需要添加辅食了。“伸出反射”是指将非液体物品放到嘴前时,宝宝张嘴并将舌头向上向前伸的本能。
辅食添加的原则:辅食添加应在宝宝健康时添加,循序渐进,食物味道应清淡,不加味精,1岁内不添加盐,应用勺喂养,帮助宝宝训练吞咽和咀嚼功能。
辅食添加的种类:在为宝宝选择辅食时,首先选择能满足生长需要、易于吸收、不易产生过敏的谷类食物,最好为强化铁的米粉,米粉可用奶液调配;其次引入的食物是根茎类蔬菜、水果,主要目的是训练婴儿的味觉。
辅食添加的方法:辅食添加一般是从少量开始,开始是一两勺,逐渐增加,小半碗、半碗,对于刚开始的那一个月,一般不会超过半碗。从一两勺开始,观察孩子有没有什么反应,如果没有什么反应,可以逐渐增加量和品种。
6个月以后添加辅食的过程是一个非常有技术性的过程,在乳类喂养的基础上,宝妈们加好辅食,加了辅食的同时又保持继续乳类喂养一段时间,这对婴儿的成长发育都是非常重要的。
